分节阅读 90(1/2)
问题是,没有证据,现在郑忽言辞凿凿,说的有鼻子有眼,有人证祭仲,有物证苏子上父上奏的简书和天子私下的诏令。
“吾儿可曾将简书带来”郑庄公将心中的怒火压下,严肃的问道。
其实,他也知道即便拿了证据,又能如何,总不能将简书摆到天子面前,开口质问吧
说实话,他也不是没做过这样的事,周平王的时候,平王因为他总是在国内,很少临周秉政,就想权授虢公,当时他听说这事之后,只用一日便抵达洛邑,话说的听起来好似是为王室着想,但本质上却是质问无疑
周平王无奈,回了一句“无之”,接下来的事,想必大家都知道了,周平王为了取得他的信任,主动提出交质。
此时的天子却不再是平王了,即便他跑去质问,当今天子也不会买他的账,只是自取其辱罢了
而且,天子方赐彤弓未久,他没亲往成周表示感谢已是失礼,再拿这件事质问天子,列国将怎么看他,天子一怒之下收回彤弓也不是不可能。
道理是这个道理,郑庄公还是想看看天子和温守私底下究竟在交流什么
“就在门外”天子和苏子上父私底下的交流虽然不算太多,但累计起来也有一大箱子的简书,这种东西,郑忽是不敢私自处理的,所以,一路上基本上是走到哪带到哪
“善,吾稍后再观”郑庄公瞬间便把情绪调整了过来。
小插曲过后,郑忽继续汇报情况。
对于亲历者来说,这个过程相当枯燥,但郑庄公却听的津津有味。
当郑忽讲到井友的能耐和所立的功劳时。
绕是郑庄公已经在捷报上看过,也不得不拊掌而赞“诚能得人如此,何愁戎狄不靖”
于是,郑忽趁机将他对井友的许诺向郑庄公汇报,诉说原委,陈明利害。
郑庄公听后,略作思考,说了句“此事,吾儿却是有着莽撞了,不过,诚如吾儿之言,非厚赏无以酬其功,吾儿既以许诺,那便依之亦无不可”
一句轻飘飘的话,不单让郑忽少费了不少口水,更透露着对郑忽的维护之心,郑忽自然是能够听明白的。
不过,父子之间,一切尽在不言中。
祭仲则是全程微笑的看着这一切,未发一言。
第一百八十二章 献俘
郑忽将整个北伐的过程和细节汇报完,已经很晚了。
鉴于明日还有告庙等一系列事宜以及郑忽、祭仲远行辛劳,郑庄公便嘱咐二人下去休息。
一夜无话。
第二天,一场巨大的献俘仪式在郑国的宗庙石室举行。
郑忽作为北伐的主将却不是这场献俘仪式的主角,一脸悲戚的草中戎、骊戎及廧咎如之君才是这场郑国君臣向祖宗炫耀战功的焦点人物。
想必无人会喜欢这种被人当做战利品的感觉。
二戎及廧咎如之君也不例外。
草中戎之君终究还是未逃过郑军的追捕。
他很聪明,见势不妙,果断开溜,而且知郑军突入草中戎部,骊戎肯定是靠不住了,所以他毫不犹豫的前往成周以北的茅戎部逃去。
但聪明反被聪明误,骊戎不可靠,难道茅戎可靠
茅戎之君初见他时,确实热情的招待了他一番,而且为他以及他的扈从每一个人都准备了一份丰盛的晚宴。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没听说过最后的晚餐吗
茅戎之君在其酒足饭饱之后,图穷匕见,直接将他和他的扈从绑缚起来,亲自送到郑军军中,请求郑忽的宽恕。
开玩笑,郑军一路破竹,茅戎岂是郑军的对手。
而且,茅戎和郑国往日无怨,近日无仇,平常只是打成周王室的秋风,实在没必要趟郑国与草中戎之间的这趟浑水不是
郑忽对于茅戎之君的赔罪致歉表现的很大度,他原本确实存了掳茅戎之君,然后灭其余众的想法。
旋及被自己给否定了。
一来,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灭的戎狄部落太多,不见得是一件好事。
这不但让其余的戎狄各部更加畏惧郑国兵锋,从而促使他们联合起来与郑为敌,把郑国拉入战争的泥潭。
也会使得中原各国畏惧郑国的强盛,拼命给郑国下拌子,遏制郑国。
不要以为郑国伐戎狄,中原列国纵然不支持,也不会在后面拖郑国后腿。
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中原列国这群猪队友,怎么可能会放过在背后捅郑国刀子的机会。
以己度人,换成郑忽,面对如此良机,即便是群臣拼死力谏,他也会一意孤行。
都是白莲花,就特么的别装圣母婊。
二来,正如烛之武劝秦穆公所言,邻之厚,君之薄也,邻国有大敌,国之福也
成周受茅戎侵扰,干郑国什么事,郑国不在后面添把火,已经是仁至义尽,指望着郑国现在帮成周攻打戎狄,门都没有。
更别说,成周的吃相还这么难看,在苏子国的问题给郑国下绊子。
以邻为壑什么的,这才是国与国关系的正解。
帮助成周解决祸患,是嫌天子坑郑国坑的还不够惨吗
不要认为打着尊王的旗帜,就一定要努力匡扶王室,醒醒吧
中国有句古话,叫无利不起早
想后来,齐威王为了提高自己列国中的声望,在诸侯皆不朝周的情况下,亲领诸侯朝周。
后来,等自己的声望大振,一脚就把周王踢开,周王派人来责,齐威王直接彪悍的回了一句“尔母婢也”
周王不也连个屁都没敢放
还是那句话,没有利益的事情,傻子才回去做。
郑忽自然不傻,更不会干那些出力不讨好的事。
当然了,唯一倒霉的只有草中戎之君,成为了一名光荣的郑国俘虏。
庆幸的是,郑忽并没有亏待他,每天好吃好喝的招待着,毕竟好歹算是一国之君,郑忽还准备拿他像祖宗炫耀战功呢
不过,问题是,不光草中戎之君,连带着骊戎和廧咎如之君这段时间都是食不思味,寝不安席。
无他,给人当俘虏的感觉真是不好受啊
谁也不知道等待着他们将是什么,每个人都心存忐忑,会不会被郑人给杀了,当做祭品摆上祖宗的餐桌。
因为他们就是这么做的,所以这么想也无可厚非。
而今,事到临头,三人却又不约而同的在心里舒了一口气。
看起来郑人似乎没有要杀他们的意思,只是把他们的上衣扒了下来,然后在他们的脖子上系了一条白巾,让他们每人牵一只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