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 宏观政策制定的复杂性(2/2)
随后,他又逐一与分管司局的司局长进行了个别谈话。这些司局长都是相关领域的专家,学历高、专业精、经验丰富。江辰态度谦和,认真听取他们对当前工作的分析、存在的问题以及下一步打算。他不仅问工作,也关心干部队伍的思想动态。谈话中,他敏锐地察觉到,司局干部对他这位“地方上来的”新领导,既有期待,也有一丝观望,想看看他的工作思路和领导风格。
“江主任,您刚从地方上来,对基层情况熟,以后我们的政策研究,还请您多指导,多帮我们把把关,看看是不是贴合实际。”地区经济司司长的话说得很委婉,但期待值很高。
“我们之前搞的一些规划,有时候理想很丰满,但到地方落实起来,可能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难,希望江主任能多给我们带来一线的声音。”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司长也表达了类似期望。
江辰明白,这是压力,更是动力。他表态说:“我是来向大家学习的。我的优势是可能多了解一些基层的实际,但宏观政策制定是门大学问,需要深厚的理论功底和全局视野,这方面我要当好学生。希望我们以后多沟通、多商量,一起把工作做好。‘众人拾柴火焰高,齐心协力能断金。’ 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就是把中央的决策部署落实好,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取得新突破。”
傍晚,江辰再次独自留在办公室,梳理一天的工作。他摊开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记录了大量信息、问题和思考。他意识到,在这里工作,光有热情和经验远远不够,必须迅速恶补宏观经济、法律法规、国际规则等专业知识,提升战略思维和数据析能力。同时,协调的艺术至关重要,如何在不同部门、不同利益诉求间找到平衡点,推动形成共识,将是巨大的考验。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面对浩瀚的文件、复杂的议题、专业的团队和更高的要求,江辰真切感受到了“本领恐慌”,但也激起了更强烈的求知欲和奋斗志。他知道,这扇通往国家治理核心地带的大门已经打开,门后的道路充满挑战,却也无限广阔。他拿起笔,在笔记本上新的一页,郑重地写下了四个字:学习、融入、担当。新的长征,已然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