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仕途之巅:从中央选调生起航 > 第437章 宏观政策制定的复杂性

第437章 宏观政策制定的复杂性(1/2)

目录

清晨六点半,生物钟准时唤醒了江辰。简单洗漱后,他在公寓用了早餐,便步行走向几百米外的发改委办公楼。初夏的北京,清晨已有几分燥热,但委院内古木参天,绿意盎然,显得清凉静谧。他习惯提前到达办公室,利用上班前的时间梳理一天的工作。这是他在地方多年养成的习惯,如今带到了新的岗位。

办公室主任早已将一大摞文件、简报放在了他的办公桌上。这些都是与他分管领域(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的最新动态、待阅文件、请示报告。文件的厚度和密度,远超地方。江辰泡上一杯浓茶,深吸一口气,开始沉浸式阅读。他很快发现,这里处理的议题,其广度、深度和战略高度,与地方工作截然不同。在清河,他思考的是具体项目落地、产业培育、民生实事;在这里,他面对的是“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评估优化”、“区域重大战略深度融合”、“绿色发展指标体系构建”、“碳达峰碳中和路径研究”等关乎国家长远发展全局的宏大命题。

九点整,他参加第一次委内重要会议——主任办公会。会议由委主任主持,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及相关司局负责人参加,讨论《关于建立健全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指导意见(送审稿)》。这是江辰分管领域的重要文件,已酝酿多时。

会议开始,政策研究室的负责人先汇报起草背景、主要内容和征求意见情况。江辰认真倾听,迅速在脑中构建框架。随后,各位副主任从各自分管角度提出意见。有的关注政策工具如何更精准体现不同区域定位,有的强调要突出市场化手段引导要素流动,有的担忧部分约束性指标可能对欠发达地区造成压力,有的则提出需要与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等战略更好衔接……讨论深入,观点交锋,专业术语频出。

江辰仔细记录,他发现每位领导的发言都基于大量数据和深入分析,站位高、视野广,但也常常因角度不同而产生分歧。“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他深刻体会到,在国家层面制定一项政策,必须统筹兼顾各方利益和诉求,找到最大公约数,其复杂程度远超想象。他初次参会,主要以听为主,但偶尔就自己熟悉的基层实践角度插话询问,也能引发新的思考。委主任最后总结时,特别点名希望江辰同志能结合地方经验,对文件提出更具体的修改建议。

散会后,江辰立即召集分管的地区经济司、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的司局长开小会,进一步消化办公会精神,部署修改任务。他要求各司尽快提供更详实的区域数据对比、国内外经验借鉴以及政策可行性评估报告。“政策制定不能闭门造车,必须脚踏实地。”他强调,“我们要多想想政策到了基层,企业怎么看、群众怎么感、干部怎么干。‘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哭还是笑。’ 要确保我们的每一条政策,都能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效和民生福祉。”

下午,江辰安排了一连串的拜访活动。他主动到几位资深的副主任办公室拜访,虚心请教,了解他们分管领域的工作重点和思路,寻求对区域协调工作的支持。这些老同志对这位新来的、有丰富地方经验的年轻副主任颇为客气,也坦诚交流了看法,但江辰能感受到,真正的信任与合作,需要在具体工作中逐步建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