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壁垒(2/2)
这些分歧和困境,自然都汇总到了顾怀笙那里。他依旧没有直接表态,只是在一次项目例会临近结束时,看似随意地点了林舒安的名:
“林顾问,技术团队和市场部反馈的难点,你怎么看?”
他将问题抛回给她,目光平静,却带着审视。他需要看到,她不仅仅是提出理想化的蓝图,更要有应对现实阻碍的能力和策略。
林舒安深吸一口气,迎上他的目光:“我承认,之前的构想可能存在落地难度。但我依然认为,放弃深度追求纯粹的流量,是一种短视行为。我会尝试优化方案,寻找更巧妙、更易于技术实现的切入点,也会思考如何将深度内容进行‘包装’,使其更具吸引力。”
她的回答不卑不亢,既承认了问题,也守住了底线。
顾怀笙未置可否,只是淡淡地说:“一周时间,拿出优化方案。”
压力之下,林舒安办公室的灯,亮得越来越晚。
她面前摊开着《天工开物》的不同版本注释,旁边是写满技术术语和用户心理分析的笔记本。她开始强迫自己学习理解那些陌生的技术概念,尝试将“理解经纬关系”这样的抽象目标,拆解成“通过AR拼图游戏,复原织机提花顺序”的具体交互。
这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如同在两个截然不同的语系间寻找通约的词汇。有时她会感到挫败,怀疑自己的坚持是否真的有意义。但每当她想放弃时,论坛上那个金丝眼镜男人质疑的嘴脸,和顾怀笙那双沉静审视的眼睛,便会浮现在脑海。
她不能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