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材料突破的曙光(2/2)
用这种新型自制备粉体进行烧结试验,结果令人惊喜。在相同的烧结制度下,烧结体的密度相比使用商业粉体有了显着提升,接近了理论密度的99.5%!而且显微结构观察显示,晶粒更细小均匀,孔隙和缺陷大幅减少。
初步的性能测试更让人振奋:这种新型陶瓷的维氏硬度和断裂韧性相比原有材料,分别提升了约8% 和15%!这是一个不小的突破!
消息传到陈北玄那里,他亲自来到深蓝实验室,看着检测报告上那些跃升的数据,紧绷了一年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舒缓。“干得漂亮,苏博士!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进展!”他勉励道,但同时也提醒,“这还只是第一步,距离应对‘灰烬’的威胁,我们还差得很远。”
Path A 的突破,极大地鼓舞了另外两个团队的士气。
Path B(“精卫”)团队受到启发,开始重新审视非晶态金属与陶瓷的界面问题。他们不再盲目地尝试复合,而是利用高分辨透射电镜等尖端设备,深入研究两者在高温下的界面反应和结合机制,试图找到改善相容性的关键。
Path C(“夸父”)团队则在一次偶然的实验中,发现某种稀土元素的掺杂,能够显着提高氮化铝陶瓷在超高温下的相稳定性,虽然距离实用还很遥远,但总算看到了隧道尽头的一丝微光。
然而,就在这曙光初现的时刻,赵磊收到了来自林雪的另一条加密信息,内容更加简短,却让他的心再次沉了下去:
“‘灰烬’已进入‘野火’阶段。速增压力。”
“野火”阶段?这显然是指“灰烬”项目进入了更关键的实质性验证期。压力,陡然倍增。
“后羿”计划刚刚看到一丝曙光,但对手的步伐似乎更快。材料突破的竞赛,进入了更加紧张、更加关键的冲刺阶段。深蓝实验室里的灯光,注定要亮得更久,更急。铁血风云,在微观的材料世界里,同样激烈得令人窒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