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钢铁雄心从南天门到星辰大海 > 第89章 “后羿”计划的启动

第89章 “后羿”计划的启动(2/2)

目录

2. Path B (“精卫”): 探索 非晶态金属与陶瓷的复合材料。尝试将金属玻璃以纤维或颗粒形式引入陶瓷基体,或者构建陶瓷-金属玻璃-陶瓷的夹层结构,希望能结合陶瓷的高硬度和金属玻璃的高强度,同时改善脆性。

3. Path C (“夸父”): 这是最大胆,也最不确定的路径——研究 新型超高温、超高硬度的非氧化物陶瓷材料,如硼化锆、氮化铝等,以及它们的复合材料。这些材料理论上拥有超越碳化硅的硬度和熔点,但制备难度极大,工艺极不成熟。

第二步,是组建团队和搭建平台。

赵磊从集团内部和合作单位抽调了最精干的研究人员,组成了三个对应的课题组,分别负责A、B、C三条路径。同时,向全球紧急采购和定制了一批用于极端材料制备和测试的设备,如超高温烧结炉、急冷快凝装置、超高应变率霍普金森杆等。这些设备的采购和使用都经过了精心伪装,以避免引起外界注意。

第三步,是紧张的初期探索。

实验室里,灯火再次常明。但与“麒麟”项目那种热火朝天的工程氛围不同,“后羿”计划的实验室里,更多了一种沉寂而专注的凝重。

Path A 的团队在反复调整烧结曲线,试图在毫米级的试片上获得近乎理论密度的陶瓷体。

Path B 的团队则在与非晶态金属的“脾气”作斗争,这种材料对冷却速率极其敏感,成分稍有偏差或工艺参数波动,就无法形成非晶态,或者极易开裂。

Path C 的团队面临的困难最大,新型非氧化物陶瓷的合成往往需要极高的温度和压力,且对原料纯度要求近乎苛刻,进展缓慢。

失败,是家常便饭。昂贵的原料变成无用的废料,精密的设备因为极端条件而损坏。每一次微小的进展,都伴随着无数次沮丧的重复。

陈北玄偶尔会来到“深蓝实验室”,他从不催促,只是静静地观察,与赵磊交流进展,帮助协调资源。他知道,这是急不来的事情。材料的突破,往往依赖于灵光一闪,更需要无数次枯燥试错积累的量变。

“后羿”计划,就像它的名字一样,是一场与时间、与未知的赛跑。目标遥远而模糊,对手在暗处磨刀霍霍。能否在对方的“烈日”升起之前,成功铸就射落它的“神弓”,没有人知道答案。但陈北玄和赵磊都明白,他们没有退路,必须在这条充满荆棘的道路上,坚定不移地走下去。铁血风云之中,最基础的科技较量,往往决定着最终的胜负。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