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钢铁雄心从南天门到星辰大海 > 第48章 问题溯源

第48章 问题溯源(2/2)

目录

· 而这种机械振动又会反馈到电机转子位置传感器(编码器)上,导致采集到的位置信号出现畸变。

· 畸变的位置信号进入控制器,再次影响扭矩计算,形成一个恶性的正反馈循环,最终导致系统失稳,表现出剧烈的振荡和啸叫。

这个分析,将原本看似独立的控制、通信、机械三个领域的问题,串联成了一个完整的因果链,让所有人茅塞顿开,同时也感到了问题的复杂性。这不再是调几个pId参数就能解决的,它涉及到底层硬件的性能、系统架构的设计、以及跨学科的动态系统建模。

“所以,我们需要多管齐下!”陈北玄制定了详细的排查和优化方案:

1. 提升控制实时性: 优化FpGA逻辑,将关键控制任务的优先级提到最高,确保其执行周期严格固定;考虑在控制器与功率模块之间采用更高速的并行接口,减少通信延迟。

2. 强化总线确定性: 修改Vdb-1.0协议配置,为关键的控制指令分配最高优先级和固定的通信时隙,确保其不受其他数据流的影响;优化总线驱动器的性能,减少信号边沿时间。

3. 抑制机械振动: 邀请厂里经验最丰富的老师傅,对整个传动链(从电机输出轴到履带)进行详细的检查,重点排查是否存在间隙过大、对中不良等隐患;在软件控制算法中,加入针对特定频率扭振的陷波滤波器(Notch Filter)。

4. 建立系统模型: 立即开始着手建立整个电传动系统的简化数学模型,包括电机电磁特性、传动系统刚度和阻尼、车辆惯性等,以便在仿真环境中提前预测和优化系统动态性能,减少实车调试的风险和次数。

任务被迅速分解下去。会议结束后,没有人抱怨,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找到了方向的专注和紧迫感。大家知道,他们正在挑战的是军工领域最复杂的系统集成难题之一。

接下来的几周,研发中心进入了更加紧张和精细的攻坚阶段。实验室里,仿真软件运行的嗡嗡声、电路板调试的滴答声、以及激烈的技术讨论声交织在一起。测试场上,验证平台被反复拆解、检查、测量、调整。

陈北玄几乎不眠不休,穿梭在各个小组之间,协调进度,解决跨领域的接口问题。他亲自推导陷波滤波器的算法,指导建立系统模型,甚至趴在地沟里,和老师傅们一起检查传动轴的跳动量。

失败,没有击垮他们,反而像一块磨刀石,将整个团队打磨得更加坚韧、更加敏锐。他们正在进行的,不仅仅是一次技术故障的排除,更是一次对复杂工程系统认知的深化和能力的跃升。所有人都明白,只有跨过这道坎,“麒麟”才能真正拥有驰骋沙场的灵魂。而这一次深刻的问题溯源,为最终的胜利,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础。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