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重生之医女掌家 > 第133章 请教

第133章 请教(1/2)

目录

《女子医方集》初版发行后广受好评,可云舒并未止步。她在整理后续临床案例时发现,部分方剂针对特殊体质患者的疗效仍有提升空间,尤其是涉及妇科疑难杂症的配伍,虽经临床验证有效,却缺乏更系统的理论支撑与古法佐证。陆景渊见状,提议她前往京城拜访太医院御医,借助宫廷医案的丰富积淀与御医们的深厚造诣,进一步完善医书中的方剂。

“太医院珍藏着历代宫廷妇科医案,御医们常年诊治后宫嫔妃与王公贵妇,见多识广,对女子疑难病症的诊疗经验极为丰富。”陆景渊为她整理行装时说道,“我已奏请陛下,陛下应允你以‘护国神医’身份入太医院借阅典籍,并允许你向资深御医请教,这正是完善医书的绝佳机会。”

云舒心中感激,点头应下:“此次前往京城,定要好好向御医们学习,将书中方剂打磨得更为严谨精准,不负陛下信任与百姓期待。”

三日后,云舒带着《女子医方集》初稿与近期整理的疑难案例,在锦衣卫护送下前往京城。抵达京城后,她并未急于入宫,而是先在陆景渊安排的宅院休整,将需请教的问题分类整理,标记出书中需完善的方剂条目,准备充分后再前往太医院。

太医院位于皇城东侧,院落恢弘,古柏参天,院内药房、诊室、藏书阁错落有致,弥漫着浓郁的药香与书卷气。掌院御医李德章是皇帝亲点的接待官员,此人年近六旬,须发花白,却精神矍铄,素以严谨博学着称,尤其擅长妇科与内科杂症,曾编撰《宫廷妇科心法》传世。

听闻云舒前来,李御医亲自出门迎接,语气温和却不失庄重:“云大夫之名,老夫早有耳闻,《女子医方集》一书,老夫也已拜读,见解独到,实用性极强,实乃女子诊疗之佳作。”

“李御医过誉了。”云舒躬身行礼,谦逊道,“晚辈才疏学浅,书中诸多方剂仍有疏漏,此次前来,便是想向各位御医请教,恳请前辈不吝赐教。”

李御医引着云舒进入太医院藏书阁,此处珍藏着从秦汉至本朝的宫廷医案与秘方,共计万余卷,其中不少是孤本善本。“陛下已有旨意,藏书阁内妇科相关典籍,你可随意查阅。每日辰时,老夫与另外三位擅长妇科的御医会在会诊室等候,你可携带案例前来探讨。”

接下来的日子,云舒便沉浸在太医院的典籍海洋中。每日天未亮,她便前往藏书阁,埋首于泛黄的医案之中,逐字逐句研读宫廷御医针对女子月经不调、不孕不育、产后危症等病症的诊疗记录。宫廷医案记录极为详尽,不仅有病因辨证与用药方剂,还标注了患者的体质特征、饮食作息与后续调理方案,为她完善方剂提供了珍贵的参考。

在查阅一本唐代宫廷医案时,云舒发现一则治疗“血瘀型闭经”的方剂,与她书中收录的“活血通经汤”配伍相似,但多了一味“凌霄花”。她结合医案记载反复推敲,凌霄花性微寒,有活血通经、凉血祛风之效,对于血瘀兼内热的患者尤为适宜。而她之前的方剂虽能活血,却对内热症状兼顾不足,这正是部分患者疗效不佳的原因。

除了查阅典籍,云舒每日准时前往会诊室,向李御医等四位资深御医请教。她将书中需完善的方剂与疑难案例一一列出,详细阐述自己的诊疗思路与困惑,御医们则结合自身经验与宫廷医案,给出针对性的建议。

“你这则治疗产后身痛的方剂,配伍尚可,但需注意产妇多气血亏虚,不宜过多使用活血通络之药,否则易伤正气。”李御医指着云舒书中的案例,耐心讲解,“可加入一味黄芪,补气养血,再辅以少量鸡血藤,通络而不伤经,疗效会更佳。”

云舒连忙记录下来,追问:“晚辈也曾考虑过加入黄芪,但担心补气过盛导致上火,不知该如何把握剂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