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编书(1/2)
舒韵堂运营半载,凭借私密贴心的诊疗服务与显着的调理效果,已成为苏州城女子寻医问药的首选之地。云舒每日坐诊,接诊的女子患者涵盖各年龄段,病症更是繁杂多样——既有少女期的月经不调、痛经难忍,也有育龄女子的不孕不育、产后体虚,还有中老年妇人的更年期综合征、骨质疏松等顽疾。每一次诊疗后,云舒都会细致记录病例,从症状表现、脉象舌苔到辨证思路、用药方剂,再到后续调理效果与注意事项,无一遗漏。
这日深夜,云舒处理完最后一份病历,看着案头堆积如山的诊疗记录,心中忽然萌生了一个念头:这些病例都是临床实践的珍贵结晶,若能系统整理成册,不仅能为后世医者提供参考,更能让更多女子了解自身病症,掌握基础的养生调理方法,岂不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
次日清晨,云舒将这个想法告知父亲云峥与陆景渊。云峥闻言,眼中满是赞许:“此想法甚好!女子生理结构特殊,病症多与气血、脏腑相关,历来医书中虽有记载,却多零散不成体系。你结合临床案例编写专书,既能传承医术,又能造福女子,实乃医者仁心之举。”
陆景渊也全力支持:“编写医书工程量浩大,我会为你调配充足的人手,负责誊写、校对等杂务,还会让人搜集历代医书中关于女子病症的记载,供你参考比对。你只需专心整理案例,潜心编撰即可。”
得到两人的支持,云舒备受鼓舞,当即着手筹备编书事宜。她将此书命名为《女子医方集》,计划分为“少女篇”“育龄篇”“中老年篇”三大部分,每部分收录对应年龄段常见病症的典型案例,每个案例都详细记录病因分析、辨证过程、处方用药、针灸调理方案及康复心得,力求详实易懂,兼具实用性与指导性。
编书工作正式启动后,云舒几乎将所有闲暇时间都投入其中。每日清晨诊完前几位患者,她便回到书房,从堆积的病历中筛选典型案例。筛选案例时,她极为严苛,不仅要求病症具有代表性,更注重治疗过程的完整性与疗效的显着性,确保每一个案例都能为读者提供切实有效的参考。
有一位十七岁的少女,因长期节食减肥导致月经骤停,伴随面色苍白、头晕乏力等症状,多方求医无果后前来舒韵堂就诊。云舒通过辨证,判断其为气血亏虚、冲任失调所致,采用益气养血、调理冲任的方剂治疗,并辅以艾灸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同时叮嘱其调整饮食作息。经过三个月的调理,少女月经恢复正常,面色也变得红润。云舒将这个案例详细记录下来,不仅写明了用药剂量与艾灸方法,还特意添加了“少女青春期养生禁忌”,提醒年轻女子切勿盲目节食,损伤身体。
还有一位三十岁的妇人,婚后三年未孕,经检查为宫寒所致。云舒为其制定了个性化治疗方案:内服温经散寒、活血通络的汤药,外用中药泡脚与腹部热敷,同时指导其进行艾灸与食疗调理。半年后,妇人成功受孕,足月生下一名健康男婴。云舒在记录这个案例时,特意附上了宫寒调理的食疗方与日常保暖小贴士,方便读者在家自行调理。
编写过程中,云舒遇到了不少难题。部分病例涉及罕见病症,现有医书记载甚少,她便与父亲云峥一同钻研古籍,结合临床经验反复推敲;有些病症的治疗过程较为曲折,她便重新回访患者,补充后续恢复情况,确保案例的完整性。为了让医书更通俗易懂,她尽量避免使用晦涩难懂的医术语,用简洁明了的语言阐述病理与治疗思路,还特意绘制了简单的穴位图,标注常用养生穴位的位置与功效。
陆景渊按照承诺,为云舒配备了四名擅长书法的锦衣卫文书,负责将云舒手写的案例誊写工整;同时派人从全国各地搜罗了数十本历代妇科医书,如《傅青主女科》《女科经纶》等,供云舒参考借鉴。他每日处理完公务,都会前往书房探望云舒,为她送去温热的茶水与点心,陪她聊些轻松的话题,缓解她的疲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