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地王梦的杠杆起点(2/2)
老郑挂了电话,从抽屉里拿出个牛皮本,在最后一页写:“2011年12月15日,滨江地块南区重复抵押给A小额贷,5000万,月息3%”。笔尖顿了顿,他又添了行小字:“苏媚:中央歌舞团首席,被林总以其父母拆迁为由请回,参与‘文化推广’。”墨水晕开,像个没说出口的担忧——他见过林晟怎么逼苏媚陪酒,现在苏媚是中央级的演员,这事要是闹大,鼎盛就完了。
第二天上午,b小额贷的刘总找上门,说能贷1亿,不用抵押,只要鼎盛的“名义股东”做股权质押。林晟眼睛一亮,让弟弟林强来签合同——林强没参与过公司经营,只是挂了个股东名,b小额贷查不出股权已质押给信托的事。刘总走后,老郑拿着合同进来,脸色发白:“林总,林强是你弟弟,要是逾期,他得承担连带责任。”
“他是我弟弟,还能不帮我?”林晟把合同扔在桌上,拿起手机给苏媚发消息:“明天上午9点,市文旅局会议室,王局和文化口的领导都在,穿得正式点,别给地级市丢脸。”
苏媚收到消息时,正在排练春晚的《新生》,水袖甩到半空,突然没了力气。她看着镜子里的自己,演出服上的金线在灯光下发亮,这是她拼了命才站上的舞台,现在却要为了父母的拆迁房,回到那个让她窒息的小地方。她掏出手机,给舞蹈基金的助理发消息:“帮我查一下地级市国土局王局的背景,还有林晟最近的项目。”
下午,助理回了消息:“王局最近在推进滨江地块出让,林晟是竞标者之一;另外,林晟的建材供应商说,他最近在四处借钱,负债率很高。”苏媚的心沉了下去,她终于明白,林晟找她不是为了文化推广,是为了用她的“中央身份”给地王梦铺路。她摸了摸练功服口袋里的录音笔——上次陪县领导喝酒时,她就养成了带录音笔的习惯,现在,这成了她唯一的保护。
12月17日上午,市文旅局会议室。王局握着苏媚的手,笑得满脸褶子:“苏老师能来,是我们地级市的荣幸,以后还得靠你多宣传。”林晟站在旁边,递过一个包装精美的盒子:“王局,这是苏老师为地级市准备的‘文化纪念品’——苏老师亲手设计的玉佛,祝咱们的文化事业越来越好。”
苏媚看着盒子里的玉佛,指尖冰凉。她想起助理说的“林晟负债率很高”,想起父母还在等拆迁房,只能硬着头皮笑:“王局,我刚从北京回来,对地级市的文化推广还不太了解,要不咱们先聊聊滨江地块的规划?我听说那里要建文化广场,说不定能跟我的舞蹈工作室结合。”
王局眼睛一亮:“苏老师也关注滨江地块?林总正在竞标这个地块,要是你们能合作,既能建文化广场,又能搞房地产,一举两得啊。”林晟立刻接话:“要是能跟苏老师合作,我肯定把文化广场建得最好,让地级市的老百姓都能看到苏老师的演出。”
苏媚握着录音笔的手指紧了紧,笔身硌得掌心发疼。她看着窗外的滨江地块方向,江风正吹过光秃秃的土地,那里未来会竖起高楼,会有文化广场,可现在,却藏着林晟的赌性、王局的贪婪,还有她不得不妥协的无奈。她没看见,老郑坐在会议室角落,正把“玉佛10万、王局提及滨江地块合作”记在牛皮本上,字迹越写越急,像在追赶一个即将失控的齿轮。
散会后,林晟送王局出门,苏媚落在后面,悄悄把录音笔放进包里。她看着林晟和王局勾肩搭背的背影,突然想起第一卷在中央歌舞团首演时,台下观众的掌声像潮水一样涌来,那时她以为自己再也不用回到那个小地方。可现在她才知道,有些枷锁,不是靠荣誉就能挣脱的——比如父母的牵挂,比如林晟这样的人,总能用最软的理由,把你拉回最脏的泥潭。
老郑走过来,递给苏媚一张纸条:“苏老师,这是林总让我给你的——你爸妈拆迁房的选房单,最好的楼层。”苏媚接过纸条,指尖触到纸条上的折痕,像触到自己心里的一道缝。她抬头看向滨江地块的方向,夕阳正落下去,把土地染成暗红色,像一块正在发酵的伤口,等着某一天,被录音笔里的证据揭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