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蓝夹克里的红线与报表(1/2)
赵山河的退休生活只过了四十三天。腊月的风裹着雪沫子,拍在老家堂屋的玻璃窗上,他正蹲在煤炉边,用抹布擦着蓝色文件夹的皮质封面——这是他从国信带回来的唯一“私产”,封面上还留着2010年安居苑项目验收时沾的石灰点,被他擦得发亮。
“爸,省国资委的李主任来电话了,说有急事找你。”儿子赵阳举着手机跑进来,屏幕里的号码备注是“李主任(国信)”。赵山河心里咯噔一下,手里的抹布顿在半空——他退休前跟李主任约好,除非国信出大事,否则别打扰他陪老伴带孙子的日子。
“老赵,对不住,实在是没办法了。”电话里的李主任声音透着急,“国信现在没人能扛事——周磊年轻,镇不住王建军那帮老的;林晟在市里拿了滨江地王,其他房企都跟着抢地,国信要是不拿项目,明年‘稳增长’的指标完不成。你得回来,至少把今年撑过去。”
赵山河盯着煤炉里跳动的火苗,没说话。他想起退休那天,把蓝色文件夹交给周磊时说的话:“这里面是国信的规矩,守住它,比拿十个地王都强。”可现在,规矩怕是要被行业的疯狂冲得摇摇欲坠——林晟那种卖瓷砖出身的都敢玩5亿杠杆,国信要是没人把着关,迟早得栽进去。
“我回去可以,但有个条件。”赵山河捏紧手机,指节泛白,“国信的事,还得按我的规矩来——不碰高杠杆,不抢地王,优先做代建和保障房。要是让我跟着疯,我宁可不回。”
“只要你回来,规矩你定!”李主任的声音立刻亮了,“我已经让司机去接你,下午就能到市里。”
挂了电话,赵山河把蓝色文件夹放进帆布包,里面还塞了件老伴织的羊毛衫——他知道,这一回去,怕是又要忙到年底。老伴从厨房出来,看着他收拾东西,没多问,只是把刚煮好的鸡蛋塞进他包里:“别太累,晚上记得喝降压药。”
下午三点,车停在国信办公楼前。赵山河刚下车,就看见周磊站在门口,手里攥着份《城东地块可行性报告》,眼圈泛红:“赵总,你可回来了!王副总非要拿城东地块,说不拿就完不成指标,我拦不住他。”
赵山河拍了拍周磊的肩膀,把帆布包往他手里一递:“先去我办公室,把蓝色文件夹里的报告拿出来,咱们跟李主任算笔账。”
国资委办公室里,王建军正拿着城东地块的资料据理力争:“李主任,城东地块容积率2.8,盖商品房肯定赚!赵总都退休了,周磊年轻没经验,再犹豫就被别人抢了!”
“我还没聋,听得见。”赵山河推门进来,手里拿着两叠打印好的报告,正是从蓝色文件夹里取出来的《三四线库存去化周期表》和《高杠杆房企破产模拟数据》。他把报告往桌上一放,指着其中一页:“王副总,你先看看这组数据——地级市现有商品房库存120万平,去年全年才卖24万平,去化周期要5年。城东地块拿下来要盖15万平,算上库存,得6年才能卖完。这6年里,资金成本每年800万,要是市场降温,卖不动怎么办?你负责填窟窿?”
王建军脸色一变,梗着脖子反驳:“市场怎么会降温?林晟都拿地王了,房价肯定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