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骨妖逆袭:炮灰千金飒爆了 > 第191章 智能古物识别机落地,科技引流初显成效

第191章 智能古物识别机落地,科技引流初显成效(1/2)

目录

糖博科技的研发车间里,淡蓝色的灵气光晕在设备间流转。几台通体银灰的“智能古物识别机”整齐排列,机身线条流畅,正面10英寸的触控屏下方,一枚菱形的灵气感应芯片泛着微光——这是妖妖带领团队耗时两个月打磨的核心部件,芯片内嵌入了苏家独家的“灵气波动算法”,能精准捕捉古物表面残留的灵气轨迹,再与数据库中10万+件古物的灵气特征比对,30秒内即可输出年代、材质、收藏价值的分析报告。

“最后一遍校准灵敏度,不能出任何差错。”妖妖手持灵气校准仪,指尖凝聚的淡金色灵气缓缓注入识别机。屏幕上的“灵敏度阈值”从0.5纳灵逐步下调至0.3纳灵,她拿起一枚现代银饰放在检测台,机器瞬间显示“现代工艺制品,灵气波动杂乱,无收藏价值”;再换上一枚民国铜锁,屏幕立刻跳出“民国十五年(1926年)黄铜锁具,表面灵气残留0.9纳灵,属民俗类老物件,建议做防氧化处理”。

“完美。”妖妖满意地点头。此前测试时,机器曾因灵敏度过高,将居民佩戴的现代金属项链误判为“清代银链”,引发过小误会。这次校准后,既能排除现代工业金属的微弱灵气干扰,又能精准识别明清以后的小件古物,避免再出乌龙。

次日清晨,10台智能古物识别机陆续进驻苏傅惠民渠道的核心门店。向阳社区店的店员刚把机器摆放在入口显眼处,72岁的张奶奶就抱着红木匣子匆匆赶来——前几天她在门店修复了老伴的铝制饭盒,听说新来了“能辨老物件的机器”,特意回家翻出了婆婆传下来的银镯子。

“姑娘,帮我看看这镯子,是不是真的有年头了?”张奶奶小心翼翼地打开匣子,一对刻着缠枝纹的银镯子躺在红绸布上,表面有些氧化发黑。店员按下“开始检测”按钮,灵气感应芯片亮起,一道淡蓝色扫描光掠过镯子,30秒后,屏幕上的结果让张奶奶红了眼眶:“民国二十年(1931年)银质手镯,含银量92%,灵气残留0.8纳灵,为当时民间匠人手工打造,具有纪念价值,建议采用灵气镀膜技术做防氧化保护。”

“这年份对得上!”张奶奶激动地抓住店员的手,“我婆婆就是1931年嫁过来的,这镯子陪了她一辈子,没想到真能测出年代!”周围的居民本是路过看热闹,见机器这么“准”,纷纷回家取来家里的“老宝贝”——有装过粮票的搪瓷缸、印着“为人民服务”的军用水壶、八十年代的上海牌机械手表,检测台前很快排起了长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