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一个山寨的崛起 > 第292章 望见台湾岛

第292章 望见台湾岛(2/2)

目录

“他们咋知道咱们今天过这儿?”阿水挠着头问。周伯笑了:“傻小子,船队的航线早通过驿站传回去了,沿岸的百姓怕是盼了好几天了。”

郑伟望着那些奔跑的身影,突然想起三年前离开时的情景。也是在这片海域,岸边站满了送行的人,母亲塞给他的平安符还在贴身的口袋里,妻子站在码头,眼泪像断线的珠子。那时候,他只想着“一定要把路走通”,却没料到,这一路的风雨里,身后始终有双盼归的眼睛。

午后,舰队靠近基隆港。这里的渔民更热情,划着小船送来刚捕捞的龙虾、石斑鱼,还有自家种的香蕉、菠萝。港口的管事带着役夫早就候着了,见“云鲲号”驶近,立刻让人抬来淡水、蔬菜,还带来了最新的家书——是从泉州转过来的,墨迹还很新鲜。

“大人,泉州那边来信说,陛下派的迎接队伍已经出发了,就在厦门港等着。”管事递过信,脸上堆着笑,“还说万国馆的架子都搭好了,就等您带的宝贝进馆呢!”

郑伟拆信的时候,手指有些抖。信里说,儿子已经长得快到他胸口高了,天天缠着要听“爹爹在西洋的故事”;说泉州港的新码头建好了,能停下像“云鲲号”这样的大船;说街坊们把他带回来的玉米种子分到了各家,开春就要试种。最让他心头一暖的是最后一句:“灶上的莲子羹,天天都温着。”

船员们也都收到了家人的信,甲板上到处是抽鼻子的声音和压抑的笑声。周伯的信是孙子写的,歪歪扭扭地说“爷爷的旱烟袋我帮您收着呢”;阿水的信里,母亲塞了几片晒干的茉莉花,说“泡茶喝,解乏”。

夕阳西下时,舰队驶离基隆港,继续北上。台湾岛的轮廓渐渐变成了一条青灰色的线,玉山的雪顶却依旧清晰,像颗挂在天边的明珠。渔民们的小船还在远远地跟着,歌声顺着海风飘过来,是闽南语的《行船谣》,调子婉转,听得人心头发软。

郑伟站在船头,望着那抹渐渐远去的山影,突然明白,所谓“归途”,不只是回到出发的地方,更是重新看见那些熟悉的风景时,心里涌起的踏实——知道山还在,海还在,人还在,那些牵挂的、惦记的,都在。

“还有一天,就能到厦门港了。”周伯凑过来说,语气里带着感慨。郑伟点点头,回头望了眼货舱的方向,那里装着世界各地的珍宝,装着三年的风霜,装着不同文明碰撞出的火花。但此刻,他觉得最珍贵的,是船头这面猎猎作响的旗帜,是身后这片熟悉的海域,是前方越来越近的家。

暮色四合,台湾岛的影子终于融进了夜色里。但郑伟知道,那抹山影会一直刻在心里,像个温暖的坐标,提醒着他:无论走多远,总有一片土地在等你,总有一群人在盼你,这,就是归途最动人的风景。

舰队的灯火在海面上连成一串,像条发光的带子,朝着家的方向,稳稳地延伸。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