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一个山寨的崛起 > 第202章 新币通四海

第202章 新币通四海(2/2)

目录

拉贾盯着机器,眼睛发亮:“难怪!我们那儿的银块,都是人工熔的,大小不一。上次有个商人用小银块换了我们三船香料,回去一称,差了足足五斤!”他转身让随从打开另一个箱子,里面是几颗鸽蛋大的珍珠,“国王说,要是能订盟约,这些珍珠就当‘定金’,以后我们的香料,只认断云银元。”

正说着,几个穿洋装的商人凑过来,其中一个高鼻梁的荷兰商人操着生硬的汉语说:“周大人,我们也想换银元!最近在巴达维亚,大家都在收这个,比西班牙银币好用多了!”

周大人笑着点头:“只要是正当生意,断云银元在四海之内都能用。”他拿起一枚银元,对着阳光照,“你们看这齿轮,一转就知道真假,想造假都难。”

拉贾连忙掏出国王的信,递了过去:“我们国王说,愿意让断云银元在浡泥国当‘国币’,商人交税、百姓买卖,都用它。只求大云朝多派些工匠,教我们造银元的法子,以后我们自己也能铸,就不用总麻烦你们运了。”

周大人接过信,心里暗暗点头——这正是朝廷想的“货币通四海”。他让人取来早就拟好的盟约,上面写着:“断云银元为大云朝与浡泥国通商法定货币,成色恒定,两国互设银元局,许民自由兑换……”

拉贾看也不看,掏出印章“啪”地盖在上面,又拿起一枚银元,蘸了朱砂,按在自己的名字旁边:“就这么定了!回去我就告诉国王,以后咱们的胡椒换丝绸,一手交银元,一手交货,痛快!”

消息传开,广州港的船主们乐坏了。一个常去南洋的船老大拍着大腿:“太好了!以后去浡泥国,不用带一堆碎银了,揣一兜银元就行。省下来的地方,还能多装两箱瓷器!”

那天傍晚,拉贾的船离开时,货舱里装满了断云银元。船员们站在甲板上,抛着银元玩,阳光照在上面,银光闪闪,映得海水都成了银色。拉贾举着银元对周大人喊:“等着瞧吧,不出一年,整个南洋都得认这银元!”

周大人站在码头,看着船帆消失在海平面,手里摩挲着那枚盖了浡泥国印章的银元,突然想起年轻时读的“四海之内皆兄弟”——或许,这小小的银元,就是把四海连起来的线呢。

果然,半年后从南洋传来消息:浡泥国的市集上,小贩们都挂着“收断云银元”的牌子;马六甲的商栈里,账本上记的全是“银元若干”;连最远的爪哇岛,渔民们卖鱼都开始用断云银元找零了。

而那枚沾了朱砂印的银元,被周大人嵌在紫檀木盒里,摆在了户部的展厅。旁边的说明牌上写着:“一枚银元,连四海商路。”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