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海王系统:重生后男神皆忠犬 > 第486章 定期谈心:分享彼此的想法

第486章 定期谈心:分享彼此的想法(2/2)

目录

还有一次,林砚舟吐槽:“现在的非遗材料虽然充足,但种类有些单一,孩子们的创作灵感慢慢减少了。”沈亦舟立刻接话:“我上次拍摄时,看到有孩子用树叶、石头装饰作品,效果特别好。”陈曦提议:“我们可以发起‘自然非遗’活动,让孩子们走进户外,收集自然材料融入创作。”苏医生则补充:“户外活动还能锻炼孩子们的肢体协调能力,一举两得。”四个看似无关的想法,在谈心中碰撞出火花,最终形成了一场兼具非遗教学与康复训练的特色活动。

谈心也成了团队的“解压阀”。陈曦偶尔会抱怨对接公益捐赠时遇到的奇葩要求,三人会一起帮她出谋划策,吐槽完后又满血复活;苏医生会分享家长们的暖心反馈,让大家感受到工作的价值;林砚舟会说起孩子们的创意脑洞,引得众人哈哈大笑;沈亦舟则会分享拍摄时的趣事,比如糯米抢镜、朵朵偷偷在他相机上贴剪纸贴纸。

延伸谈心:连接孩子与家长的桥梁

四人的定期谈心,还延伸出了“亲子谈心会”与“儿童分享会”。他们意识到,不仅团队需要沟通,孩子们与家长之间、孩子们彼此之间,也需要一个表达想法的平台。

每月一次的“亲子谈心会”上,家长们围坐在一起,分享照顾特殊儿童的辛酸与喜悦。乐乐妈妈红着眼眶说:“以前总担心乐乐无法融入社会,现在看到他自信地分享竹编作品,我终于放心了。”小宇妈妈则感慨:“谢谢苏医生和老师们的耐心,让我学会了接纳孩子的节奏,不再焦虑。”家长们互相安慰、彼此鼓励,原本孤立无援的育儿之路,变得有人陪伴。

而“儿童分享会”则成了孩子们的快乐源泉。他们围坐成一圈,分享自己的创作想法、喜欢的游戏,甚至是小烦恼。朵朵说:“我喜欢和糯米一起玩,它不会笑我唱歌跑调。”小宇说:“我希望自己的羌绣能绣得更快,这样就能送给更多人。”乐乐则小声说:“我想和同学们一起上非遗课。”孩子们的话语虽然稚嫩,却让陈曦四人更精准地了解到他们的需求,也让孩子们学会了表达与倾听。

在一次“儿童分享会”上,有孩子提议:“我们想给糯米和黑豹做新的非遗挂件。”这个想法立刻得到其他孩子的响应。陈曦四人顺势组织了一场“忠犬新礼”创作活动,孩子们用自然材料和非遗技艺,为两只狗狗制作了树叶竹编挂件、石头剪纸贴画,糯米和黑豹戴上后,成了中心里最靓的“毛孩子”。

谈心的力量:让团队更凝聚,让成长更从容

定期谈心就像一颗种子,在“绿韵微光”中心生根发芽,结出了丰硕的果实。团队内部的沟通越来越顺畅,遇到问题时不再各自为政,而是第一时间坐下来商量,效率大幅提升;四人的关系也愈发亲密,从工作伙伴变成了彼此信赖的朋友,在公益路上互相扶持,不再孤单。

孩子们在分享会中变得更加开朗自信,学会了表达自己的想法,也懂得了尊重他人的差异;家长们通过亲子谈心会,缓解了育儿焦虑,掌握了更多与孩子沟通的方法,家庭氛围也变得更加和谐。

周五傍晚的非遗工坊,依旧飘着花茶的清香。陈曦四人围坐在一起,聊着最近的工作进展,分享着孩子们的成长趣事。“上周乐乐在学校的非遗分享会上,赢得了同学们的掌声。”陈曦笑着说。“小宇的手部康复有了新突破,已经能独立完成复杂的羌绣针法了。”苏医生脸上满是欣慰。“朵朵的剪纸作品被选入了全国少儿非遗展。”林砚舟语气中带着骄傲。“我拍摄的‘成长真实记录’系列,吸引了更多企业捐赠。”沈亦舟补充道。

没有激烈的争论,没有沉重的压力,只有轻松的交流与真诚的分享。他们知道,未来的公益之路依旧会有挑战,但只要保持这份沟通与默契,就能从容应对一切。定期谈心不仅是分享想法的方式,更是凝聚爱心与力量的纽带,让“绿韵微光”的温暖不断传递,让每个生命都能在理解与陪伴中,从容成长,让一生圆满的故事,在沟通与守护中继续书写。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