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海王系统:重生后男神皆忠犬 > 第486章 定期谈心:分享彼此的想法

第486章 定期谈心:分享彼此的想法(1/2)

目录

“岁月守护”公益升级方案落地后,“绿韵微光”中心的氛围愈发从容温暖。孩子们在分年龄段非遗课程中找到适配的成长节奏,团队也在心理健康支持计划中缓解了职业倦怠。陈曦四人意识到,应对岁月变化不仅需要自我调整,更需要彼此的支撑与理解。于是,一场“定期谈心”约定悄然形成——每周五傍晚,非遗工坊的竹编架被暂时移到角落,摆上温热的花茶与点心,四人围坐在一起,卸下一周的疲惫,分享内心的想法、困惑与期许,让沟通成为团队凝聚力的“黏合剂”。

第一次谈心:解锁“不为人知”的一面

第一次谈心时,空气中还带着些许拘谨。陈曦率先打破沉默,捧着温热的菊花茶笑道:“以前总忙着对接资源、推进项目,很少有时间和大家好好聊聊。今天咱们不谈工作,只说心里话。”

苏医生轻轻搅动着杯子里的蜂蜜,犹豫了片刻开口:“其实我最近一直很愧疚。”她低头看着桌面,声音有些低沉,“小宇的康复瓶颈期,我曾怀疑过自己的专业能力,甚至想过要不要申请调岗,怕耽误孩子。但后来和大家一起调整心态,才明白康复不仅是技术,更是陪伴与坚持。”这番话让陈曦三人有些意外,平日里自信从容的苏医生,竟然也有如此脆弱的一面。

林砚舟放下手中的点心,轻声回应:“我能理解这种感受。”他坦言,之前引入复杂非遗技艺被家长反对时,曾觉得自己的坚持毫无意义,甚至想过“敷衍教学”。“但看到孩子们在创意混搭课程中露出的笑容,我才明白,教学不是单向输出,而是双向奔赴。谢谢你们当时没有否定我的想法,反而支持我尝试新方向。”

沈亦舟则挠了挠头,露出难得的腼腆:“我之前陷入‘记录疲劳’时,特别怕大家觉得我不专业。”他说自己曾对着相机发呆一整天,甚至偷偷删除了很多“不够完美”的素材。“直到陈曦说‘真实比完美更有力量’,我才敢尝试拍摄那些‘不完美瞬间’。现在想来,当时真该早点和大家沟通,而不是自己钻牛角尖。”

陈曦听完三人的分享,眼眶有些湿润:“其实我也有很多压力没说出口。”她谈起海外合作项目碰壁时,曾被合作方质疑“公益作秀”,那段时间每天都失眠,甚至开始怀疑项目的意义。“但看到你们一直坚守在中心,看到孩子们的变化,我又觉得不能放弃。以后咱们有任何想法,都要及时说出来,一起面对。”

那晚的谈心,没有指责与说教,只有倾听与理解。四人第一次看到彼此坚强外表下的脆弱,也更加明白,团队不是单枪匹马的战斗,而是互相支撑的港湾。

常态化谈心:成为“解压阀”与“灵感库”

随着谈心成为常态,每周五傍晚的非遗工坊,成了四人最放松的角落。大家不再拘谨,话题也从个人困惑延伸到工作思路、生活点滴,甚至是对未来的畅想。

一次谈心时,苏医生分享了自己的新发现:“最近我发现,很多孩子在非遗创作时,会不自觉地流露真实情绪。乐乐编织速度变快时,说明他很开心;小宇绣错针法却不急躁时,说明他心态更平和了。”她提议将“非遗创作情绪观察”纳入康复评估体系,通过孩子们的作品细节,更精准地掌握他们的心理状态。

陈曦立刻表示支持:“这个想法太棒了!我们可以和林砚舟合作,整理出不同情绪对应的创作特征,比如竹编纹路的疏密、羌绣色彩的选择,这样能更全面地了解孩子。”林砚舟也补充道:“我可以在教学中记录这些细节,每周和苏医生同步数据。”沈亦舟则说:“我可以拍摄孩子们创作时的微表情,配合你们的观察。”一场谈心,催生了“非遗+心理评估”的创新思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