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叶法善:以道镇唐,力挫西域异教 > 第42章 性命双修说,孙思邈共鸣

第42章 性命双修说,孙思邈共鸣(2/2)

目录

叶法善想起上月在骊山召雷的事:当时为救被困山涧的采药人,他急着催发雷气破冰,结果雷劈偏了方向,险些震落崖上的巨石。那时只当是雷法不精,如今想来,正是心念被“救人”的急切牵动,乱了方寸。

“那该如何双修?”他追问,指尖不自觉地捏紧了衣角。

孙思邈带他走进观内药房。药架上整齐码着数百个药罐,标签上写着“当归”“黄芪”“朱砂”,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药香。孙思邈从罐中取出两粒柏子仁:“这物能安神(养性),却需配伍熟地(补命),才能既稳心神,又滋肾精。你每日打坐时,不妨试着‘以性驭命’:观想雷气如水流过经脉,快时不催,慢时不促;再‘以命养性’:感受雷气在丹田沉淀,让心念随着气的轨迹自然流转,不刻意求静,也不纵容躁动。”

他铺开一张经络图,用朱笔在“膻中穴”画了个圈:“此处为气海,雷气汇聚之地。你试着将心念沉在这里,想象雷气是一群听话的鱼,你(性)是水,鱼在水中游,水随鱼而动,不相离,不相抗。”

叶法善依言盘膝坐下,闭上眼。起初,丹田的雷气像受惊的野马,四处冲撞;他想起孙思邈“水与鱼”的比方,慢慢放松心念,试着感受雷气的起伏——就像触摸水流的温度,不试图抓住,也不试图阻挡。渐渐地,那些躁动的雷气竟温顺下来,随着呼吸的节奏轻轻搏动。

“这便是‘性安则命顺’。”孙思邈的声音在旁响起,“再试试引气上行,过玉堂,入紫宫,随心念走,别强求速度。”

叶法善依言引导雷气。这次没有急着催发,而是让气像藤蔓缠树般缓缓攀升。当雷气行至喉部时,他忽然想起山涧救人的急切,心念一动,气顿时滞涩。他赶紧收住念头,默念“水随鱼动”,片刻后,雷气又顺畅起来,最终化作一缕轻烟从指尖逸出,在阳光下散成点点金光。

“有进步。”孙思邈递过一碗汤药,“这是远志、茯神煮的,能宁心。你性子急,就像这味‘附子’,药效猛(命盛),却需‘甘草’来缓(性稳),否则伤人伤己。”

叶法善接过药碗,温热的药液滑入喉咙,带着微苦的回甘。他忽然明白:之前总想着“练命”要多强、“养性”要多静,其实是落入了“分”的执念;性命双修,本是“合”的智慧——就像药与方、针与手、水与鱼,看似两物,实则一体。

临别时,孙思邈赠他一本《千金要方》,扉页上题着:“性者,命之魂;命者,性之体。魂体相抱,方得长久。”叶法善捧着书走出兴唐观,见药圃的何首乌藤正绕着竹架向上攀,块根在土里静静生长,忽然觉得,自己的雷法之路,也像这藤蔓,终于找到了扎根的方向。

回到玄都观,他没有立刻练雷法,而是坐在观星台看了一下午星象。北斗的斗柄缓缓转动,星辰的轨迹亘古不变,却又时刻在移——就像性与命,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唯有相融相济,才能如星轨般,既守常道,又焕生机。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