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叶法善:以道镇唐,力挫西域异教 > 第31章 七政推步,日月五星齐

第31章 七政推步,日月五星齐(1/2)

目录

午后的阳光透过窗棂,在地上投下格子状的光斑,崔道演从里屋搬出一个古朴的木盒,盒身刻着云纹,边角处已有些磨损,却更显厚重。他打开木盒,里面铺着一层暗红色的绒布,布上整齐地摆放着七枚温润的玉牌,每枚约手掌大小,玉质细腻,泛着淡淡的光泽。

玉牌上分别刻着不同的符号:一枚刻着圆形日轮,周围刻着放射状的光芒;一枚刻着弯弯的月芽,边缘带着细密的纹路;其余五枚分别刻着金乌、青龙、玄龟、朱雀、白虎的图案,栩栩如生——这正是代表太阳、月亮、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的“七政”玉牌。

“七政者,日、月、五星也。”崔道演拿起刻着日轮的玉牌,玉牌入手温润,带着岁月的温度,“观星不仅要识单星,更要推七政的会合。就像人聚在一起会有大事,星辰聚在一起,也是天地之气交汇的时刻,像江河汇海,力量无穷。雷法此时动用,威力能增数倍。”

他把玉牌一一摆在桌上,拼成一个圆形,模拟周天星辰:“‘步天’就是推算七政的位置,得用《甘石星经》的‘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为基础,结合每日的观测数据,算出它们次日的位置。这可是硬功夫,一步错,步步错。”

他拿起刻着月芽的玉牌,在桌上移动:“比如月亮,每日行十三度有余,二十七日多绕天一周,这是‘月行度’;太阳则每日一度,一年绕天一周,所以有‘日行一度’的说法。”

叶法善拿出算筹,按照崔道演教的方法演算。他先从月亮开始,在竹简上记下今日月亮的位置——在井宿三度,然后用算筹摆出“十三度二十七分”的数字,加在井宿三度上,算明日的位置。可刚加了两步,就发现算错了井宿的距度,不得不从头再来。

“别急,慢慢算。”崔道演在一旁磨着墨,语气平静,“这‘步天’之术,最忌心浮气躁。当年老道初学,算错一次,就罚自己抄一遍《甘石星经》,抄到后来,闭着眼都能背下来。”

叶法善深吸一口气,压下浮躁的心绪,重新演算。他把每一步的度数都写在竹简上,算完后再反复核对,确保分毫不差。光算月亮的位置,他就用了整整一天,直到暮色四合,油灯亮起,才算对了一次——明日月亮该在鬼宿一度。

崔道演拿起他的演算竹简,看了半晌,点头道:“对了。这就像走路,一步踩稳了,再走下一步。”

接下来的日子,叶法善沉浸在“步天”的演算中。他发现古法的“度度相推”虽然精准,却极为繁琐,每次都要反复加减各宿的距度,稍不留意就会出错。他想起现代的“轨道力学”,虽然不能直接套用复杂的公式,但可以简化成圆形轨道模型。

他把五星的运行看作绕太阳的圆周运动,根据它们的公转周期算出角速度:木星约十二年一周天,角速度便是周天度数除以十二年;火星约两年一周天,角速度相应更大……再结合每日的观测数据修正误差。这种方法虽不精确到分秒,却比纯古法的“度度相推”快了不少,往往半个时辰就能算出次日的大致位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