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智囊里的管理学 > 第1001章 杂智之一《狡黠》07 曹操

第1001章 杂智之一《狡黠》07 曹操(1/2)

目录

曹操:三国“权术天花板”!四招玩转人心操控,乱世枭雄的生存法则

曹操带兵打仗时,常遇到军粮不够的情况。有一次,他私下叫来管粮官问:“这事儿咋整?”管粮官说:“要不改用小斗给士兵发粮,这样就能凑够数了。”曹操点头:“好主意!”

没过多久,军营里就炸开了锅,士兵们都骂曹操克扣军粮、欺骗大家。曹操立刻找来管粮官,说:“借你一样东西,平息一下众怒。”说完就下令把管粮官砍了,还把他的脑袋挂起来示众,贴了张告示:“此人用小斗发粮,贪污官粮,特此斩首!”士兵们一看,怨气瞬间消了,军心很快稳定下来。

曹操还曾故意放话:“我睡觉的时候千万别随便靠近,谁碰我我就砍谁,而且我自己都不知道,你们可得小心点!”有一天,他假装睡着,一个平时很受宠的侍从见他没盖被子,就偷偷拿被子给他盖上。结果曹操突然跳起来,一剑杀了侍从,然后躺下继续睡。醒来后,他故意装作惊讶地问:“谁杀了我的侍从?”从此以后,再也没人敢在他睡觉时靠近。

还有一次,曹操说:“只要有人想害我,我心里就会莫名悸动。”他私下对一个亲信说:“你揣把刀偷偷过来靠近我,我肯定会说‘心里发慌’,然后把你抓起来假装要杀你。你千万别辩解,我保证你没事,事后还会重重赏你。”这个亲信信以为真,一点都不害怕,真的照做了。结果曹操二话不说,直接把他砍了,这人到死都不知道自己被耍了。手下人都以为曹操真有“心动预警”的本事,想谋反的人吓得不敢轻举妄动。

曹操年轻时,曾和袁绍一起去看别人结婚,两人偷偷潜入主人家的院子。半夜里,曹操大喊:“有小偷!”新房里的人都跑出来查看,曹操趁机冲进去,拔剑劫持了新娘,和袁绍一起往外跑。结果两人迷路,掉进了长满荆棘的灌木丛里,袁绍被卡住动弹不得。曹操又大喊:“小偷在这儿呢!”袁绍吓得魂飞魄散,拼命挣扎着跳了出来,两人趁机一起逃走了。

冯梦龙点评:

《世说新语》还记载:袁绍曾派人夜里用剑刺杀曹操,第一剑稍微低了点,没刺中。曹操推测下一剑肯定会抬高,就紧贴着床躺下。果然,第二剑真的刺高了。这其实是假的!曹操生性多疑,防备肯定极其严密,刺客的剑怎么可能近得了他的床?就算真有这事儿,曹操也肯定会立刻换地方睡,怎么可能还留在原地,用自己的性命来炫耀智慧呢?

【管理智慧】

一、核心逻辑:以“权术操控+心理博弈”,掌控人心、稳固权势

曹操的一系列操作,核心逻辑是“利用人性弱点(恐惧、猜忌、盲从),通过‘借刀杀人、自导自演、心理暗示、极限试探’的手段,制造信息差,塑造自身威慑力,最终实现‘稳军心、防暗算、镇逆党’的目标”,具体可拆解为四步:

- 借刀平怨:军粮危机时,先默许管粮官用小斗发粮,把矛盾转移到下属身上;等民怨沸腾,再杀管粮官“背锅”,既解决了粮荒,又把自己摘干净,还能立威;

- 自导立规:通过“杀侍从”的假戏,坐实“睡中杀人”的传闻,用恐惧让下属不敢越界,不费吹灰之力建立“无人敢犯”的规矩;

- 心理威慑:用“假亲信试刀”的苦肉计,伪造“心动预警”的超能力,让潜在的谋反者产生“一举一动都被察觉”的恐惧,从根源上瓦解异心;

- 机变脱险:年轻时“劫新娘”“骗袁绍”,则是利用“混乱转移注意力”的机变,在绝境中用心理战术(制造恐慌)脱身,体现其“不拘一格、以巧取胜”的底层逻辑。

二、核心启示:乱世权术的现代借鉴——可控的“威慑”与“机变”

曹操的权术虽带“枭雄底色”,但其中“人性洞察、危机管控、心理操控”的思路,对现代职场管理、危机应对等场景仍有借鉴意义(需取其精华、去其阴狠):

1.危机管控:别做“背锅侠”,要会“转矛盾”

- 曹操在粮荒危机中,不直接面对士兵的愤怒,而是找“管粮官”当替罪羊,本质是“转移矛盾焦点”。现代职场中,遇到问题别盲目扛责,可先明确责任边界,用“合理归因”化解危机(比如项目出错时,先梳理流程漏洞,而非直接追责,避免激化团队矛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