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智囊里的管理学 > 第1000章 杂智之一《狡黠》06 潘崇

第1000章 杂智之一《狡黠》06 潘崇(1/2)

目录

潘崇:春秋“试探大师”!一招激怒辨虚实,储位危机早看穿

春秋时期的楚成王,一开始立了商臣当太子,可没过多久就反悔了,偷偷想把太子换成公子职。这消息传到商臣耳朵里,可他拿不准是谣言还是真的,心里七上八下的,赶紧去找自己的老师潘崇想办法:“老师,这事儿太闹心了,我怎么才能搞清楚父王是不是真要废了我?”

潘崇摸了摸胡子,眼珠一转就有了主意:“江芈是你父王最宠爱的妃子,相当于他的‘心头肉’。你去摆一桌好酒请她吃饭,席间故意对她不敬,撩拨她发火——真相自然就出来了。”

商臣一听觉得靠谱,立刻照着办。宴席上,他一改往日的恭敬,对江芈态度敷衍,说话也夹枪带棒。江芈本来等着太子巴结自己,结果碰了一鼻子灰,当场就炸了,指着商臣的鼻子骂:“呸!你这个没出息的东西!难怪君王要废掉你,改立公子职当太子!”商臣心里一沉,转头就对潘崇说:“老师,消息是真的,这下麻烦大了!”

冯梦龙点评:无独有偶,后来卫国的阳山君当丞相时,听说卫君开始怀疑自己有异心,也用了类似的招儿。他故意在公开场合诋毁卫君最信任的宠臣樛竪,就为了看看卫君的反应——这招和潘崇的策略,本质上一模一样。

“管理智慧”

一、核心逻辑:以“借势激怒”破“信息迷雾”的试探逻辑

潘崇和阳山君的策略能成功,核心是抓住了“亲近者易泄真意”的人性特点,通过“刺激关键人→引发情绪失控→暴露真实信息”的路径,把模糊的传闻变成确定的事实,核心逻辑分三步:

- 锁定关键媒介:不直接去问当事人(楚成王、卫君)——这类高位者心思深,不会说真话,而是锁定他们“最信任、最亲近”的人(江芈、樛竪)。这类人往往知道核心机密,且容易因情绪失控脱口而出;

- 设计刺激动作:用“不敬江芈”“诋毁樛竪”的针对性行为,精准戳中关键人的“身份痛点”——江芈仗着宠信骄横,容不得太子轻慢;樛竪是卫君亲信,诋毁他等于挑衅卫君权威,必然会引发强烈反应;

- 捕捉情绪漏洞:人在愤怒、失控时,会丢掉“伪装”,说出平时不会说的真话。江芈骂商臣时脱口而出“君王要废你立职”,就是情绪冲垮理智后的“信息泄露”,让商臣瞬间验证了传闻。

二、核心启示:人际博弈中“试探虚实”的三大实用智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