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智囊里的管理学 > 第1001章 杂智之一《狡黠》07 曹操

第1001章 杂智之一《狡黠》07 曹操(2/2)

目录

- 注意:曹操的“借刀杀人”过于阴狠,现代管理需替换为“透明化处理”——比如粮荒时可坦诚告知士兵“粮源紧张,我们正在紧急调配,暂时按现有标准发放,后续必补”,用真诚替代欺骗。

2.规则建立:用“威慑”代替“说教”,更高效

- 曹操用“杀侍从”的极端方式,让“不许近我床”的规矩深入人心,说明“恐惧比道理更能让人遵守规则”。现代管理中,可通过“明确奖惩机制”建立威慑(比如迟到一次罚款,三次劝退),比反复强调“别迟到”更管用;

- 底线:威慑需“可控且公正”,不能像曹操那样滥杀无辜。规则要“对事不对人”,比如罚款需有明确制度,而非凭个人喜怒处罚,否则会失去人心。

3.人性洞察:利用“信息差”,掌握主动权

- 曹操的所有权术,核心都是“制造信息不对称”:让下属相信“睡中杀人”“心动预警”,本质是用虚假信息操控认知。现代场景中,比如谈判时,可适当隐藏自身底线(如报价区间),通过“模糊信息”让对方陷入被动;

- 警惕:职场中别用“欺骗”搞内斗,但若遇到“他人试探”,可借鉴“曹操防刺杀”的思路——提前做好防备(如重要文件加密、核心决策保密),用“不可预测性”降低被暗算的风险。

4.绝境脱身:用“混乱”破局,以“心理”取胜

- 曹操“喊小偷救袁绍”,是利用“混乱转移注意力”,在绝境中创造生机。现代危机应对中,比如遇到突发舆情,可通过“发布权威信息”“转移公众焦点”(如用新的正面事件覆盖负面),化解被动局面;

- 核心:绝境中别慌,先制造“对方的恐慌”(如谈判破裂时,可暗示“还有其他合作方”),再寻找脱身机会,比硬拼更高效。

5.警惕“多疑陷阱”:信任是长期成事的根基

- 曹操的“多疑”虽让他躲过不少暗算,但也导致他错杀忠良(如华佗),最终失去人心。现代团队管理中,“适度防备”可,但不能“疑神疑鬼”——对下属要“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否则会让团队陷入“人人自危”的氛围,影响凝聚力。

简单说就是:“权术是乱世的生存工具,但其核心是‘懂人性、会控局’。现代应用需剥离其阴狠,用‘透明规则+合理威慑+真诚信任’,既能稳住局面,又能长久成事。”

【原文】曹操

魏武常行军,廪谷不足,私召主者问:“如何?”主者曰:“可行小斛足之。”曹公曰:“善!”后军中言曹公欺众,公谓主者曰:“借汝一物,以厌众心。”乃斩之,取首题徇曰:“行小斛,盗官谷。”军心遂定。

曹公尝云:“我眠中不可妄近,近便斫人,亦不自觉,左右宜慎之!”一日阳眠,所幸一人窃以被覆之。因便斫杀,复卧。既觉,问:“谁杀我侍者?”自是每眠人不敢近。

魏武言人欲危己,己辄心动,因语所亲小人曰:“汝怀刃密来我侧,我必说必动,执汝使行刑,汝但勿言,保无他故,当厚相报。”亲者信焉,不以为惧,遂斩之。此人至此不知也。左右以为实,谋逆者挫气矣。

操少时,尝与袁绍观人新婚,因潜入主人园中,夜叫呼云:“有偷儿贼!”青庐中人皆出观,操乃入,抽刃劫新妇。与绍还出,失道,坠枳棘中,绍不能得动,操复大叫云:“偷儿在此!”绍惶迫,自掷出,遂以俱免。

《世说》又载:袁绍曾遣人夜以剑掷操,少下不着。操度后来必高,因帖卧床上,剑至,果高。此谬也。操多疑,其儆备必严,剑何由及床?设有之,操必迁卧,宁有复居危地、以身试智之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