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庭前交锋(2/2)
律师语气平和,却字字千钧:“我方当事人陈国庆师傅,从事陶瓷烧制四十余年,其独特釉色配方与烧制工艺,有其完整的、独立的研发记录和实验数据支撑,与当地矿土特性紧密相关。周雯女士的‘福纹叠影’,其纹样核心元素源自其家族传承,演变过程有早期手稿为证。它们的诞生,是扎根于本土文化与匠人个体生命的创造性劳动成果,与对方那种基于市场分析、旨在追求‘普世识别性’的工业化设计,有着本质区别。”
接着,秦望舒作为专家辅助人,进行了补充陈述。她从文化理论和设计史的角度,阐述了传统手工艺创新与现代工业设计在创作逻辑、价值取向和美学评价标准上的根本差异。“……将两种不同脉络下的创作成果,强行纳入单一的外观设计专利框架进行近似性比对,本身就是一种方法论上的谬误,是对文化多样性及其独特生成机制的忽视甚至伤害。”
云隐的专家证人试图反驳,引经据典强调“国际通行的设计评价标准”,却被“归处”的律师敏锐抓住其论证中对于具体设计细节避而不谈的弱点,几个回合下来,对方显得有些被动。
庭前会议没有当庭判决,但“归处”一方准备充分、逻辑清晰的抗辩,显然给法官留下了深刻印象。法官要求双方在规定时间内补充提交更详尽的技术比对报告和创作来源证据。
走出法院,贾长安长长舒了一口气,尽管知道漫长的拉锯战刚刚开始,但首战站稳脚跟,意义重大。“律师费花得值!”他难得地露出一丝笑容。秦望舒则感到一种混合着疲惫与振奋的情绪,将理论用于实战,扞卫自己深信的价值,这种感觉前所未有。
然而,苏青瓷在听完汇报后,提醒道:“庭前会议只是试探。云隐财力雄厚,必定会不断提出新证据、新程序,拖延战局,消耗我们。我们不能将希望完全寄托于一场官司的胜负,必须多线并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