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07章 灌顶台结法王缘 黄金帐立师徒份(2/2)
察必皇后在此期间展现出卓越的政治智慧。她命宫女以金丝织就《十六天魔》舞衣,在庆典上带领宗室女眷跳起供养舞。当她们旋转至曼荼罗东方时,帐外战马齐声长嘶,马鬃自动编成金刚结形状。皇后遂建议:何不设女官掌佛教事?此后元代确实出现了诸如河西党法缘师等女性僧官职位。
灌顶结束后,八思巴在行宫东北角设立译经院。某夜他与忽必烈对坐论道,讲到《大乘要道密集》中转识成智时,案头《资治通鉴》书页无风自动,文字竟与梵文贝叶经交叠成虹光。王爷悚然警醒:文武之道,本自同源!遂命儒臣将《大学衍义》等汉家经典译为蒙文。
端阳过后第七日,八思巴主持世界和平大法会。当十万信众齐诵《吉祥颂》时,六盘山巅积雪消融成八条溪流,水声自然合成法螺音调。忽必烈在御帐中看见溪水倒映出大都城的未来景象:街巷间汉僧、蒙巫、回回术士并肩而行,寺观钟鼓与市井叫卖和谐共鸣。他转身对察必感叹:昔祖父弯弓射雕处,将来必成万法荟萃之地。
临别时,八思巴赠予忽必烈一面金刚橛。这柄刻有蒙古九旄白旗与佛教法幢交叉图案的法器,后来成为元代政教并行的象征。而忽必烈回赠的嵌珠金鞍,则被八思巴改造成马背上的流动佛龛,此后三十年伴随他走遍雪域草原。
这场端阳灌顶的影响绵延数个世纪。据《元史·祭祀志》记载,此后历代元帝登基前都需接受密法灌顶;五台山北麓发现的14世纪壁画,清晰描绘着忽必烈跪受铃杵的场景;甚至远在波斯拉施特《史集》中,也记有大汗奉西藏僧为师的轶事。而当八思巴晚年重游六盘山时,当年灌顶处已生长出罕见的并蒂雪莲,当地牧民称其开合如法铃振响,香气似梵呗远扬。
黄金帐中结下的师徒份,终将催生雪域与中原更深层的文明交融。此刻的八思巴站在六盘山巅,望着驼队沿泾河蜿蜒东去,怀中金刚杵与腰间的金鞍同时发出微鸣——仿佛在应和着历史车轮的滚滚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