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历史奇人传 > 第9307章 灌顶台结法王缘 黄金帐立师徒份

第9307章 灌顶台结法王缘 黄金帐立师徒份(1/2)

目录

公元1253年端阳,六盘山南麓的皇家行宫香烟缭绕。这座为授顶大典特建的灌顶坛城,依《吉祥时轮经》规制而建:外院以青白红黑四色土筑成金刚墙,象征四大皆空;中院八座经幢对应八卦方位,幢顶宝珠映日生辉;内院中央的黄金曼荼罗高台,七宝伞盖下供奉着传承自印度的喜金刚鎏金像。年仅十九岁的八思巴立于台前,绛红袈裟上的金线在晨光中流转,恍若身披霞光。

辰时正刻,忽必烈携察必皇后率宗室重臣步入坛城。蒙古亲王今日未着戎装,换上了绣有金龙纹样的赭黄法服,却在登台时被八思巴抬手阻住:欲受无上灌顶,当先行弟子礼。在万千将士注视下,忽必烈解下佩刀置于阶前,三跪九叩而上。这番举动令随行的汉儒姚枢暗叹:昔秦皇汉武求仙问道,未尝如此降尊纡贵!

灌顶伊始,八思巴以金瓶取雪山融水。当甘露淋洒至忽必烈头顶时,坛城外三十二面法鼓自鸣,空中现出七彩光轮。年轻法王将喜金刚铃杵交予王爷手中,忽必烈顿觉掌心灼热,低头看见铃杵上的莲花纹路竟如活物般在皮肤游走。此时察必皇后捧出精心准备的曲伦法服——这是按古印度在家居士礼服改制,以白毡为底,金线绣满八吉祥纹,肩部缀有象征智慧与方便的日月银饰。

今授秘密戒,当护持三宝。八思巴以梵语诵出三昧耶誓词。忽必烈随着复诵,每念一句,坛城地面便浮现一个金色藏文种子字。当念至永不损害金刚上师时,忽必烈随身携带的祖传珊瑚念珠突然绷断,一百零八颗珠子在曼荼罗上自动排列成喜金刚本尊身形。观礼的萨迦派长老含泪低语:此乃空行母印证!

正午时分,八思巴取青稞粉在银盘绘制誓约文书。忽必烈以金刀划破中指,鲜血滴入朱砂,在文书末端按下指印:朕与子孙,当永护雪域佛法。凡僧伽白伞所至,皆免赋税兵役。话音刚落,坛城外三十里突然涌出八处甘泉,泉眼形状恰似八瓣莲花。随行的回回历算官急忙记录:端阳现八德水,圣主得天命之兆。

这场持续三日的灌顶大典,开创了政教二道并立之制。八思巴在最后一日清晨,将《佛说王法经》与《蒙古秘史》并置案上:此二卷当如车之双轮。忽必烈会意,当即颁布《优礼僧人诏》,规定僧寺可设(宗教庄园),僧官与世俗官员同级议事。这道用蒙汉藏三体文字镌刻的诏书,后来成为元代宗教政策的基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