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03章 白塔寺中受戒律 金顶殿前演真章(2/2)
在随后举行的辩经法会上,八思巴展现出更为惊人的智慧。当西夏僧人用空有之辩诘难时,他取过供桌上的七只银碗,注水成镜,以光影交错演示缘起性空。忽有群蜂入殿,竟在银碗间构筑出正十二面体的蜂巢,完美印证了《华严经》帝网珠的奥义。来自波斯的景教长老见状,不禁在胸前划起十字,低呼:这是所罗门王的智慧!
暮色四合时,法会进入最精彩的环节。八思巴登临白塔金顶,在万家灯火中宣讲《心经》。他每说一句,城中便有一处佛寺钟声自鸣相和;每释一义,夜空便有一颗星辰明暗相应。当讲到照见五蕴皆空时,全城犬吠戛然而止,黄河涛声渐息,唯余少年清音在天地间回荡。信众们看见金顶上现出千手千眼观世音的法相,纷纷五体投地。阇端王连夜修表上奏大汗:佛子降世,当佑蒙古。
是夜,八思巴在禅定中见文殊菩萨持剑东指。翌日清晨,他向叔父请求学习蒙古语。萨迦班智达取出珍藏的《蒙古源流》抄本,在扉页题写语言为舟筏四字偈语。少年抚摸着卷中神秘的畏兀儿文字,目光越过窗外的贺兰山,仿佛已看见未来大都城的巍峨宫阙。
白塔寺法会后,八思巴的声名随商队传遍丝路。敦煌莫高窟的画师将他的形象绘入第465窟的曼荼罗中,于阗玉匠用羊脂白玉雕刻他讲经的英姿。而少年自己,却开始在深夜对着阇端王赠送的蒙古铠甲沉思。某个朔月之夜,他忽然以朱砂在铠甲上写下第一个蒙古文字符,这个字符后来成为八思巴文字的雏形。
当凉州城的白杨再次飘絮时,十三岁的八思巴已能流畅阅读《蒙古黄金史》。某日他骑马经过西夏王陵,忽以蒙语吟出成吉思汗的箴言:治大国如驯马。随行的蒙古将领闻言失色,急忙下马行礼。少年却眺望着陵墓旁新生的草芽,轻抚白塔寺法会上获赠的玉佩,心中已然升起更大的宏愿——要用文字之舟,载佛法东渡;以智慧之剑,开太平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