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历史奇人传 > 第9103章 巡西夏修复古渠脉 勘河源首创测海术

第9103章 巡西夏修复古渠脉 勘河源首创测海术(2/2)

目录

这个发现让他夜不能寐。若是地圆如球,每度对应里数应为常数。他连夜用勾股重差术推算,得出南北差三百五十里而北极差一度的结论——这比后世测量的每度约合三百五十二里仅差两里。

更令人称奇的是,他在此处验证了扎马鲁丁传授的星象知识。当看到古希腊星座仙后座与中原王良星重合时,他在笔记中补注:西法谓此星为卡西奥佩娅,实与《步天歌》王良五驷同指天河津渡。

此行最大的收获在腾格里沙漠边缘。郭守敬发现汉代遗迹竟暗合波斯坎儿井原理:地下暗渠每隔三十丈设通风井,有效减少蒸发。他当即绘制《复式渠系图》,图中融合了西域的连环井与江南的塘浦圩田。

在整治唐徕渠时,他更创造出闸坝联用的奇迹:以活动闸门调节水量,配合螺旋提水器灌溉高地。当第一股清流涌进荒漠时,当地的吐蕃僧侣捧来《大唐西域记》残卷:玄奘法师所言绿洲棋布,今日重现矣!

工程竣工那日,郭守敬将水平仪赠予当地渠工。这个简陋的仪器后来被西夏后裔代代相传,至清康熙年间仍在使用。而他在六盘山的测影数据,成为后来四海测验的基准点之一。

回到大都后,郭守敬立即向忽必烈呈报《河西水利图》。当说到六盘山测影时,扎马鲁丁突然出列补充:郭大人所见北极高度差,正合我地球仪标注。两位大家当场在御前演算,用汉算与阿拉伯算术得出相同结论:地球周长为九万里。

这场跨越文明的对话,催生了更宏大的计划。当夜,郭守敬在司天台重新校准简仪,将六盘山数据与马拉盖天文台的观测记录对比。发现黄赤交角变化规律时,他激动地写下:地体虽圆,其道亦旋。

至元十六年,当郭守敬主持四海测验,在二十七处观测点重演六盘山之法时,总会想起那个秋分夜的星辉。而他在西夏修复的古渠,至今仍在宁夏平原哺育着万顷良田,渠畔碑刻郭公闸三字,默默诉说着七百年前的智慧远征。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