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05章 修历风波巧解周天 演算玄机密参回回(2/2)
当启明星升起时,两位天学家已在沙盘上推演出全新的岁实:365.2425日。这个精确到十万分之一的数值,不仅吻合《万年历》的预测,更与郭守敬的四海测验结果完全对应。郭守敬对着晨光长揖:西法勾股密率,果补《九章》之未备!
次日的太史院会商中,扎马鲁丁提出革命性的三历参校方案。他命人抬进三具分别按汉、回、希腊体系制作的日晷,在冬至正午时分同时观测。当晷针影子重合在刻线时,满座哗然——三种文明的天文测算竟在至元十七年冬至日完美交汇。
在随后编纂的《授时历》中,处处可见跨文明智慧的融合:
月离表采纳了伊本·沙提尔的椭圆运动模型
五星推步融汇了《甘石星经》与《圣大论》的观测数据
特别是岁差计算,创造性地将祖冲之的与阿尔·卡西的黄道岁差合为一体
最令人称道的是,扎马鲁丁将阿拉伯数字的笔算与算珠结合,设计出专门用于历算的混一算盘。这种器具后来传入朝鲜,被记载在《世宗实录·历象篇》中。
历成之日,忽必烈亲临司天台观验。当看到日食预报与实测丝毫不差时,大汗抚着《授时历》的云锦封面感叹:昔人言天道远,人道迩,今观此历,方知天人本无间隔。特赐扎马鲁丁麦尔斯·阿尔丁(知识之光)的尊号。
此后的岁月里,两位天学家继续合作完成了《元一统星表》。这部集六千余颗恒星位置的巨着,不仅包含中国传统星官,还增补了伊斯兰天文学的南天星座。当威尼斯商人马可·波罗将此书抄本带回欧洲时,但丁在《神曲·天堂篇》中引用了其中的星座数据。
扎马鲁丁晚年在大都郊外建起万象学馆,馆中地球仪上的大西洋区域,已隐约勾勒出未知大陆的轮廓。某次讲学时,他指着那片空白对门生说:此处当有新知,待后来者续写。这句话在百余年后,意外鼓舞了哥伦布的西航壮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