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0章 金陵星陨:千古风流(1/2)
第十章 金陵星陨:千古风流
建中靖国元年(1101)五月,六十六岁的苏轼乘船沿运河抵达金陵。这个他曾多次咏叹的城市,此刻以秦淮烟雨迎接这位饱经沧桑的游子。米芾闻讯驾小舟追至江心,见苏轼正倚舷烹茶,身旁堆着儋州带回的椰壳茶具。两人相视大笑,米芾跃上船头高呼:“坡公不死!”
真州瘴毒与金陵重逢。
这场重逢来得殊为不易。四月间在真州(今仪征),苏轼因暑热饮冷水致瘴毒发作。夜卧舫中,见月影如金环坠江,自觉大限将至,提笔写就《与米元章书》:岭海八年,亲友旷绝,亦未尝关念。独念吾元章迈往凌云之气...信未写完已昏厥,纸稿飘落江中,恰被巡夜渔郎捞起——后世书家皆谓此帖笔触恍惚,有神返太虚之象。
在金陵休养期间,他仍每日校订《东坡易传》。某夜梦见王弗临窗梳妆,惊醒见床头药盏映月,恍然吟出夜阑对酒处,依旧梦魂惊。米芾次日来访,见他以指画腹校勘书稿,戏问:腹中书可曾改定?苏轼拍腹笑答:此中初稿永无定本。
六月二十三,二人同游金山寺。主持奉出李公麟所绘东坡像,画中人身披渔蓑坐磬石,眉目间犹带惠州烟霞。苏轼提笔在画侧题诗,当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句出,米芾忽然按住他的手腕:公诗太萧瑟!苏轼从容续完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掷笔对江心白鸥笑道:此乃得大自在。
其实这三处贬所,正对应他生命的三次涅盘:黄州淬炼出《赤壁赋》的哲思,惠州结晶为日啖荔枝的旷达,儋州升华至兹游奇绝的超越。当晚在妙高台赏月,他见江涛涌月如碎银,忽然说起元丰七年在此与王安石酬唱往事:当日荆公谓我不知更几百年,方有如此人物,今方知他在说他自己。
常州最后的夏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