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寻梦男孩(一九二)(2/2)
分管安全工作的副校长刘芳这时轻声开口,她戴着细框眼镜,语气严谨:“大家先冷静一下。课程改革中,安全问题不能忽视。新增的智能设备操作、编程实训都有安全风险,比如智能机床的操作规范、实验室的电路安全、数据采集过程中的隐私保护,这些都需要提前制定安全预案。现在各院系的安全专员大多是兼职,要是不提前培训,万一出现安全事故,不仅改革受影响,学校还要承担责任。”她拿出一份安全检查报告,“上个月机械学院的老式机床实验室就出过小事故,要是换成更复杂的智能设备,安全压力只会更大。”
“刘副校长提醒得对,安全问题必须放在首位。”邓鑫元点头,“学校会组织安全部门提前对接各院系,针对新增课程制定专项安全预案,下周就开展安全专员培训,确保万无一失。”
文学院院长插话说课程改革该先在机械学院选一个班级试点,避免一刀切;自动化学院院长建议先培训师资,否则老师自己都不会智能技术,怎么教学生;材料学院院长则担心经费问题,编写新教材、请专家培训,都需要钱,学校的预算能不能跟上。会议室里瞬间吵成一团,各持己见的声音交织在一起,气氛愈发紧张。
工会主席张兰一直沉默地听着,这时终于开口,她语气温和却带着分量:“各位,我想从教职工的角度说几句。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要求很高,尤其是老教师,要他们放下教了几十年的传统课程,学习全新的智能技术,心理压力和工作压力都很大。工会最近收到不少教师的反馈,有的老教师说‘怕学不会,误人子弟’,有的年轻教师担心‘改革期间工作量太大,顾不上家庭’。要是不做好教职工的思想疏导和权益保障,改革很难顺利推进。”她建议道,“学校可以设立改革专项补贴,对参与课程改革的教师给予额外补助,工会也会组织心理辅导和技能帮扶小组,帮老师们适应变化。”
邓鑫元赞同地点头:“张主席考虑得很周全,教职工的保障必须到位。补贴和帮扶小组的事,会后你和人事处对接,尽快拿出方案。”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的纪委书记赵刚敲了敲桌子,他声音低沉却有力,瞬间压下了会议室的嘈杂:“我来说两句。课程改革不仅是教学问题,更是关乎学校生存的大事,也是检验我们干部担当的试金石。刚才大家提的行政、后勤、安全、教职工保障等问题,都有解决的办法,但要是有人以这些为借口抵触改革,就是不作为、慢作为。”他目光扫过全场,“我建议,把课程改革纳入院系负责人和职能部门的年度考核,三个月内完不成核心课程迭代的,取消评优资格,连续两年不达标,按规定调整岗位。纪委也会全程跟进,对推诿扯皮、消极应付的部门和个人,严肃追责。”
赵刚的话像是一锤定音,原本犹豫的几位院长和副校长纷纷收敛了抵触情绪。孙明清了清嗓子:“既然纪委有明确要求,行政部门会全力配合,明天就梳理审批流程,成立专项窗口,保证不拖后腿。”周强也点头:“后勤这边会调整工作优先级,抽调专人对接实验室改造和物资保障,确保跟上课程改革进度。”刘芳补充道:“安全预案和培训计划下周就能出台,会提前和各院系对接,消除安全隐患。”
王丽华叹了口气,摘下老花镜擦了擦,不再反对:“既然大家都支持,各部门也有了应对方案,我也不唱反调了。但邓校,你得答应我,改革过程中遇到问题,咱们多开会商量,别搞一刀切,特别是对老教师,要多体谅。”
“这是自然。”邓鑫元点头,“我会成立课程改革攻坚小组,我任组长,赵院长、张院长任副组长,每个传统院系配两名计算机或自动化学院的骨干教师当技术顾问,行政、后勤、安全、工会等部门各安排一名联络员,遇到问题随时沟通协调。三个月后,我们组织企业专家、学生代表、教育督导组成联合验收组,对课程改革成果进行验收,通不过的,咱们再调整方案,直到满意为止。”
赵明诚看着屏幕上的人才需求清单,又看了看邓鑫元坚定的眼神,想起刚才张兰提到的教师帮扶措施,心里的疙瘩渐渐解开。他想起招聘会现场学生们尴尬的表情,想起自己教过的学生因为不懂智能技术而错失机会的遗憾,终于松了口:“邓校,我不是故意抵触改革,是怕改不好,砸了机械专业的牌子,耽误了学生。既然学校考虑得这么周全,从师资培训到后勤保障,再到教职工权益,都有安排,我全力配合。今晚我就召开学院班子会,传达会议精神,明天统计参训老师名单,下周准时参加培训。”他顿了顿,补充道,“编写新教材的事,我来牵头,保证把企业的实际需求融进去,既保留传统工艺的核心原理,又加上智能技术的应用,让老教师能接受,学生能受益。”
“这就对了。”邓鑫元的脸上露出一丝笑意,“我们的目标不是砸掉老牌子,是给老牌子镀上新的光芒。机械制造的根基要守,但要在根基上种上智能技术的新苗,让学生既有‘手工打磨零件’的精度,又有‘编程控制机床’的能力。各部门各司其职,相互配合,我相信咱们一定能啃下这块硬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