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寻梦男孩(一九二)(1/2)
一九二
下午三点,校委会会议室的气氛凝重得能拧出水来。长条会议桌两侧,副校长、各院系院长、纪委书记、工会主席依次坐定,每个人面前都摆着一份邓鑫元签发的《课程体系迭代计划》,纸张边缘被不少人无意识地摩挲得发皱。邓鑫元坐在主位,手指轻叩桌面,目光扫过全场:“今天召集大家,不谈别的,就谈传统专业课程改革。机械学院的就业数据,想必大家都看到了——40%的对口就业率,这不仅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更是对学校未来的渎职。”
话音刚落,坐在左侧的副校长王丽华率先开口,她推了推鼻梁上的老花镜,语气带着老派干部的审慎:“邓校,我理解你的急迫,但课程改革不是拆房子重建,得循序渐进。机械学院是咱们学校的‘压舱石’,‘省级重点学科’的牌子挂了二十年,突然大改课程体系,万一砸了招牌,省里那边不好交代,家长也会有意见。”
王丽华的话刚落,分管行政的副校长孙明立刻附和,他放下手中的保温杯,语气沉稳却带着顾虑:“王副校长说得在理。课程改革牵一发动全身,涉及教学计划调整、师资调配、学分认定等一系列行政流程。现在各院系的行政人员本就紧张,要是短期内集中推进,流程衔接容易出问题,到时候不仅改革推进不了,还会引发师生不满。”他翻开笔记本,指着上面的记录,“上个月就有院系反映,行政审批效率跟不上教学调整需求,要是再叠加课程改革,怕是会乱成一锅粥。”
“行政流程的问题可以优化,但学生的前途等不起。”邓鑫元语气坚定,目光转向孙明,“孙副校长,行政部门可以提前梳理改革涉及的流程,成立专项对接窗口,简化审批环节,确保不拖改革后腿。”
这时,分管后勤的副校长周强皱着眉开口了,他身材微胖,说话带着几分实在:“邓校,改革的想法我支持,但后勤保障得跟上。课程改革要加智能技术实训,实验室得改造吧?智能机床、编程设备的供电、网络都有特殊要求,还有新教材的印刷、存储,这些都需要后勤提前准备。现在后勤的维修队、物资科都在忙开学季的保障,要是突然加任务,怕人手不够,保障不到位反而耽误事。”
农业学院院长周志强紧接着补充:“周副校长说的是实际问题。我们农业工程专业要是开‘智慧农业数据分析’,得建数据采集实验室,需要拉专线、装服务器,后勤跟不上,课程就是空谈。而且张教授那些老专家本来就反对改革,要是因为后勤保障出问题让课程卡壳,他们更有理由说改革‘不切实际’了。”
“经验不能当饭吃!后勤和行政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可学生的就业机会错过了就没了!”计算机学院院长张敏猛地拍了下桌子,她是全场唯一的女性院长,短发利落,语气比男同志更锐利,“去年我们学院和华宇重工合作开发智能生产线监控系统,对方hR明确说,现在招机械专业毕业生,先考pLc编程,不会的直接pass。咱们的学生连StEp7软件都没接触过,怎么和其他学校竞争?课程不改,明年就业率只会更低,到时候别说重点学科,连生源都保不住!”
“张院长站着说话不腰疼!”机械学院院长赵明诚猛地站起身,桌上的茶杯晃了晃,茶水洒了出来。他指着自己面前的《机械制造工艺学》教材,声音带着激动:“你们计算机学院的课程更新快,是因为软件升级快,改改代码就行。机械制造不一样,车床、铣床的基本原理几十年没变,齿轮啮合、轴系装配的规律,不是靠编程就能掌握的!丢了传统操作,学生连图纸上的公差标注都看不懂,还谈什么智能调试?”他拿起桌上的手工零件,“这是我昨天磨的,0.005毫米的精度,靠智能设备能磨出这种手感?”
“手感不能帮学生拿到offer!”张敏也站了起来,目光锐利地看着赵明诚,“去年冬季招聘会,有个机械专业的学生跟我哭诉,他能精准说出老式车床的转速参数,能手工打磨出高精度零件,可企业的智能机床操作界面摆在他面前,他连启动键都不敢按,最后只能去做机床销售。这就是你说的‘手感’?这就是你说的‘根基’?”
“你——”赵明诚气得脸红脖子粗,想反驳却不知从何说起,只能重重地坐下,胸口剧烈起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