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长街送贤士(2/2)
岳承嗣再次跪拜:“陛下,臣谢过陛下!谢过宋先生!也代陕西百姓谢过陛下!” 三拜之后,便驱马赶着马车回了岳府。
此时的岳府书房,温体仁还瘫坐在地上。案上的《孟子》与《阳明心学》散落一地,他头发散乱,双目通红,半生信奉的教条与要抛弃旧学的念头在脑中疯狂碰撞,颓废得如同丢了魂:“到底要丢还是要留……”
“温爷爷。” 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宋士义端着一杯热茶走进来,怯生生道,“昨日家父在行宫多有冲撞,让爷爷受罪了。”
温体仁抬头看着眼前的半大孩童,忽然自嘲一笑,伸手让他扶起自己:“你父说得对,老夫抱着孟子的教条不放,才是误国误民的蛀虫,半生都走偏了路。”
“不是要完全抛弃呀。” 宋士义扶着他坐到椅上,认真道,“父亲说,孟子的‘民为贵’本是好念想,可太理想化,落不了地;阳明先生的‘知行合一’才是做事的法子。陛下昨日不是说了嘛,让爷爷用孔子‘经世致用’的根,融入阳明先生的务实法子,把那些不切实际的空想抛开 —— 不是丢了儒学的根,是丢了没用的教条,这样才能真的帮到百姓啊。”
温体仁愣住了,转头看向门口 —— 岳承嗣与温玉薇正站在那里,眼神里满是关切。他望着眼前的少年、女婿与女儿,浑浊的眼底忽然有了光亮,喃喃道:“原来…… 陛下是这个意思,是老夫钻了牛角尖。”
他挥了挥手:“你们先下去吧,老夫睡一觉。”
下午时分,温玉薇推开书房门,见温体仁已梳洗整齐,正坐在案前翻看书卷,精神好了大半。“父亲,可想通了些?”
温体仁放下书,长叹一声:“老夫活了半生,竟没个孩童看得透彻,更没一个只会打仗的武夫看得明白。孔子讲‘爱人’,阳明讲‘务实’,核心都是让百姓过好日子。是老夫抱着孟子的空想不放,忘了儒学本是要做事的,不是要背书的。”
他跟着温玉薇走到前厅,只见桌上已摆好了饭菜,岳承嗣、岳家小妹、宋士义都已坐定,正等着他。众人见他进来,都起身相迎,温玉薇眼中更是带着期待。
温体仁看着满桌人,忽然憨厚一笑,摆了摆手:“吃饭。”
用过餐后,温体仁猛地一拍桌案,起身对着岳承嗣与温玉薇深深一揖:“你们说得都对,是老夫狭隘了。老夫这就进宫,向陛下请罪,也请陛下许老夫一个机会,用阳明先生的法子,实实在在为陕西百姓做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