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东晋风华 > 第165章 制衡

第165章 制衡(1/2)

目录

下邳,徐州刺史府。

郗愔搁下手中的紫毫笔,将刚刚写完的奏表轻轻吹干墨迹。这是一份为东海郡太守陆昶请功的奏表,字斟句酌,文采斐然,详细陈述了陆昶到任后如何整饬吏治、剿灭匪患、平定邓氏叛乱、推行垦荒新政等一系列功绩,言辞间不吝褒奖。

然而,他脸上却并无多少喜悦之色,反而眉头微蹙,目光落在窗外庭院中一株开得正盛的海棠上,久久没有移动。

从事轻手轻脚地走进书房,将一份最新的东海郡邸报呈上:“使君,郯县来的急报。”

郗愔收回目光,接过邸报,迅速浏览起来。上面详细记录了陆昶如何处置邓家逆产、推行“均田薄赋”、收回盐铁专营、兴修水利等最新政令。看着那一项项条理分明、直指积弊的措施,以及邸报中描述的“民心大定,野无旷土,市井渐繁”的景象,郗愔的手指不由自主地在案几上轻轻敲击起来。

“好手段…真是好手段啊…”他喃喃自语,语气复杂,既有赞赏,也有一丝难以言喻的凝重。

短短数月,陆昶不仅站稳了脚跟,更是以雷霆万钧之势,将盘踞东海数十年的毒瘤连根拔起,并迅速建立起一套新的秩序。这等能力、魄力和效率,远远超乎他最初的预料。他当初派兵支援,更多是抱着试一试、甚至是让其充当搅局尖刀的想法,没想到这把刀太过锋利,不仅斩断了乱麻,似乎还有自成格局之势。

“使君,”从事小心地观察着郗愔的脸色,“陆太守如此能干,实乃徐州之福。只是…其风头是否太过强劲了些?如今东海郡内,只知有陆太守,恐非长久之福。且建康那边,王、谢之家,还有桓公处…”

从事的话没说完,但意思很明显。陆昶功劳太大,威望太高,已隐隐有尾大不掉之嫌。更重要的是,陆昶身上打着谢氏的烙印,他的崛起,必然会引起建康其他门阀,尤其是与谢氏有隙的势力,以及那位权倾朝野、对徐州亦有野心的桓温的警惕和忌惮。

郗愔何尝不明白这些。他身为刺史,既要倚仗能干的下属治理地方,又要维持各方的平衡,确保自己的地位稳固。陆昶是一把利剑,用得好,可以开疆拓土,镇抚地方;但若掌控不好,也可能伤及自身。

他沉思良久,缓缓开口:“陆昶之功,确乃实至名归。此表,即刻以六百里加急,送往建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