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东晋风华 > 第164章 深耕

第164章 深耕(1/2)

目录

春深似海,东海郡的田野被一层茸茸新绿覆盖,禾苗在暖风中舒展,长势喜人。郯县城内外,昔日饿殍遍野、流民塞道的景象已恍如隔世,取而代之的是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勃勃生机。邓家这棵盘根错节的毒树被连根拔起,其积累的巨额财富反哺于民,如同甘霖滋润了干涸的土地。

然而,端坐于郡衙之中的陆昶,并未沉醉于这片来之不易的升平景象。他深知,破旧易,立新难。铲除一个邓文康,只是撕开了笼罩东海的黑幕,要让阳光真正普照每一个角落,让这复苏的苗头长成参天大树,需要的是更为精细、持久的“深耕易耨”。

这一日,郡衙正堂内,一场关乎郡政根基的议政正在进行。除了谢玄、韩雍、高啸这三位核心班底,新近提拔的几位表现卓着的吏员,如那位曾提供邓家义仓线索的老仓曹冯胥,也位列其中。

“大人,”冯胥如今虽仍清瘦,但精神矍铄,声音洪亮,“邓家逆产田亩已基本清丈分配完毕,百姓感恩戴德,春耕亦未延误。然,下官在核查旧档及走访中发现,郡中赋税册籍混乱不堪,隐田、漏户现象极其严重。以往,各级胥吏与豪强勾结,将大量税赋转嫁于普通小民,此乃民困之一大根源。”

谢玄皱眉接口:“确是如此。如今豪强虽除,但税制若不革新,旧弊迟早复生。且按旧制征收,税额偏高,于休养民力不利。”

陆昶颔首,这正是他近日思虑的核心。他目光扫过众人,沉声道:“赋税,乃国之血脉,亦为民之负担。取之无度,则民困;取之无道,则国乱。邓家既除,正是革故鼎新之时。”

他示意书吏展开一幅新绘的东海郡舆图,上面已标注出初步核实的人口、田亩分布。

“本官意,即刻推行‘均田薄赋’之新政。”陆昶的声音清晰而坚定,“其一,重新核定郡中所有户籍、田亩。由郡衙派出干吏,联合乡老,实地核查,做到户有籍,田有册,杜绝隐漏。此事,冯胥,你熟悉旧弊,由你总责,务必公正严明。”

“下官领命!定不负大人所托!”冯胥激动地躬身,他深知此事之重,亦感念陆昶的信重。

“其二,”陆昶继续道,“在厘清田亩户籍基础上,改革税制。废除以往名目繁多的杂税,统一按田亩肥瘠、产出多寡,分等定税,折钱征收。税率,较旧制降低三成!对新垦荒地,仍依《垦荒令》,免税两年,第三年始按最低等则起征。”

降低三成!堂下众人皆是一震,这可是实实在在的让利于民!可以想见,此令一出,必将极大激发百姓的生产热情。

韩雍沉吟道:“大人仁政,泽被苍生。然,税率降低,府库收入必然减少,郡中各项开支,尤其是军备、水利、官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