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次元 > 琉璃碎金 > 第25章 第一个徒弟

第25章 第一个徒弟(2/2)

目录

然而学\"分层揭页\"时,林小满犯了难。家书纸页因受潮严重黏连,他捏镊子的手总是不由自主发抖,不是力道太重差点戳破,就是太轻揭不开,急得额冒汗,眼泪在眼眶打转。

沈砚辞无声走近,从身后稳稳伸出双手包裹住他颤抖的小手,带他感受微妙力道:\"别急,心要静。就像给你奶奶拔白发,手要稳,力要轻,顺着纹路来。\"温热的、令人安心的力量从掌心传来,奇异地平复了林小满的紧张。他屏息跟着引导力道,手腕极细微一动,只听轻微\"嗤\"声,一张近乎完整的薄纸页终于被小心分离。

那晚,老周熬了一大锅腊梅粥,悄悄在每个碗底藏了颗饱满红枣。他把第一碗端给林小满,布满皱纹的脸上笑开花:\"小满,这是问渠斋老规矩,新徒弟入门都得喝藏红枣的腊梅粥,图个'早成器'的好彩头!\"

老陈也难得没整理残片,他拿出个旧本子郑重递给林小满,封面写着\"辨伪口诀\":\"这是我年轻时记下的心得,现在传给你。孩子记住,修物先修心。心不诚,心思不静,手艺再巧都是空的!\"

收徒仪式很简单,就在庭院老腊梅树下。清冷梅香若有若无飘散。林小满双手捧着顾云深交给他的\"传承信物\"——顾爷爷那柄沉甸甸的黄铜旧镊子,以及沈砚辞父亲留下的旧钢笔。他挺直瘦小脊背,对着工作台深深鞠躬,声音不大却清晰坚定:\"我林小满,今天拜顾云深老师、沈砚辞老师为师!以后一定好好学修复,守住初心,辨得真假,把问渠斋的手艺一代代传下去!\"

沈砚辞将厚重《守护录》放在工作台上,翻到父辈拼死守护残笺的章节,指尖拂过泛黄书页:\"古籍修复不止是手艺,更是责任。当年我父亲和顾爷爷豁出命守着残片,是怕老祖宗的文脉断绝;如今我们教你,是盼你能把这缕文脉稳稳接过去,将来还要传给更多人。\"

顾云深看着林小满抚摸工作台的动作补充:\"以后这张台子就是你的了。上面每件工具,哪怕最不起眼的小刷子、小镊子,都浸着前辈的心血和时光。\"

清冷月光爬上窗棂时,林小满小小的身影依旧伏在工作台前全神贯注忙碌。他学着顾云深的样子,将初步修复好的家书仔细夹在宣纸中间用镇纸压好阴干。旁边摊开画满纹样的小本子,最新一页添了几行稚气却认真的字:\"我的第一个徒弟礼:腊梅粥,香;红枣,甜;镊子,沉;钢笔,暖。\"

不远处,顾云深和沈砚辞并肩而立,静静看着灯光下那瘦小却因专注而挺拔的身影。朦胧光晕勾勒出少年执着的轮廓,两人心中不约而同想起顾爷爷生前常说的话:\"传承从来不是一脉单传的独木桥,它是一条长河,只要总有人愿意伸出手接过上一辈的桨,这船就永远沉不了。\"

林小满的奶奶第二天一早就来了,提着一小篮沾着晨露的新鲜青菜。老人家紧拉顾云深的手,声音哽咽:\"顾老师,沈老师......太谢谢你们了!这孩子以前总闷着不爱说话,自从来了问渠斋,眼睛都亮了,走路都带着劲儿。谢谢你们......给了他一个念想,一个能奔着去的盼头......\"

顾云深顺着老人目光望去,只见林小满正一丝不苟地帮阿木劈竹料,小脸绷得紧紧,每个动作都透着认真。看着这一幕,顾云深心头豁然明朗:这\"第一个徒弟\"从来不只是简单称谓——他是基金助学项目播下的种子破土而出的希望,是问渠斋古老院落里涌动的新活力,更是\"烬中炽焰\"顽强生命力最鲜活、最蓬勃的一簇火苗。这簇火苗必将在往后岁月里,带着所有前辈的殷切目光和深沉期许,越烧越旺,照亮更多地方。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