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次元 > 琉璃碎金 > 第24章 问渠斋传承基地

第24章 问渠斋传承基地(2/2)

目录

沈砚辞双手接过木盒,指尖触到手电筒上的划痕,想起父亲日记里那句\"深夜藏笺,唯手电伴我,其光虽微,足照前路\",眼眶发热。他站在崭新牌匾下发表感言,顾云深和孩子们安静地站在身边:

\"这个基地不是我和云深两个人的,它是所有守护文化传承者的心血结晶。赵伯手中刨子刨出的木屑,老陈刻刀下的修补,孩子们画笔描绘的未来,基金里每一分带着温度的捐款...正是这些点点滴滴,让问渠斋从一间老宅,变成了文化传承安心栖息、蓬勃生长的巢。\"

揭牌后的首场体验课上,展示区被热情的市民围得水泄不通。一位老奶奶带着小孙女,指着展柜里的腊梅笺,用乡音细细讲述顾爷爷赠笺的往事;年轻父母带着孩子围在赵伯身边学习削制竹笔,木屑纷纷扬扬落在孩子们衣袖上;老陈在修复区全神贯注演示\"金箔填补\",周围挤满了目不转睛的年轻人,他手中装金粉的小罐上,\"基金采购\"的标签格外醒目。

傍晚,体验课的市民渐渐散去。孩子们却围在沈砚辞身边,看他播放罗伯特教授发来的海外学员视频。画面里,不同肤色的外国孩子用生疏却认真的手法在冷金笺上练习书写,身后挂着\"烬中炽焰\"的横幅。

\"罗伯特教授说,他们受到启发,也要在当地筹建'问渠斋分基地'。\"沈砚辞轻抚小雨的头发,\"以后你们就是小老师了,要把'护本纹'教给大洋彼岸的小朋友。\"

老周端来热气腾腾的腊梅粥,盛放在院子里新建的石桌上——这张石桌用徽州西郊废弃旧窑的石墩改制而成,当年\"鸠鸟\"的窝点,如今涅盘重生成为传承基地的餐桌。

\"当年谁能想到,废窑里的石头能打磨得这么光亮,摆进问渠斋。\"老周目光扫过焕然一新的院落,\"就像藏在木工房角落的残片,谁能想到能汇聚成今天这么有生机的传承基地?\"

沈砚辞和顾云深并肩站在修葺过的院门口,夕阳将\"问渠斋非遗传承基地\"的牌匾镀上温暖光泽。老腊梅树的影子落在展示区玻璃展柜上,与柜中的古籍残片、旧钢笔的影子叠印在一起,完成了一场跨越时光的无声相拥。

顾云深轻轻握住沈砚辞的手,目光扫过院中嬉戏的孩子们,落在承载历史的器物上:\"爷爷和父亲豁出性命守护的,从来不止一间房子、几卷纸。他们守护的,是这缕能跨越时空、聚拢人心的文化血脉。\"

沈砚辞深深点头,目光追随着院子里举着新做竹笔的孩子们。笔尖未干的金粉在夕阳余晖中挥舞,划出一道道转瞬即逝却明亮的小小火焰。

这一刻,他心中豁然开朗。\"问渠斋传承基地\"从来不是传承之路的终点——它是\"烬中炽焰\"重新燃起的新家,是父辈赤诚初心的延续,是更多后来者踏上守护文化血脉旅程的起点。在未来的岁月里,它必将伴着腊梅幽香与古老纸香,敞开怀抱接纳每一颗投身传承的赤子之心,让这缕文脉生生不息,永不落幕。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