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次元 > 琉璃碎金 > 第23章 非遗保护基金

第23章 非遗保护基金(2/2)

目录

基金成立大会选在晴朗的日子。徽州非遗中心主任亲自到场,庄重地捧着一块烫金牌匾,上面镌刻着沈砚辞提议的名字——\"烬中炽焰非遗保护基金\"。

作为发起人,沈砚辞站在老腊梅树下发言。他高高举起那页染着父亲血迹的冷金笺,声音沉稳有力:\"这页纸曾见证守护的惨痛代价。今天,我们要用它见证传承的新生力量。基金的每一分钱,都将用来购买金粉、修缮工具、帮助怀揣梦想的孩子——让父辈燃烧生命留下的炽焰,化作点亮更多人的星星之火。\"

捐赠环节格外热烈。张董代表公司签署长期出资协议;罗伯特视频连线海外收藏家,当场筹集到二十万捐款;修复班的孩子们排着队,踮脚把压岁钱投入捐款箱。小雨捐出顾云深刚送她的金箔画笔,小脸认真:\"画笔我还能再买,基金能帮到更多人学修复。\"

学员家长们自发成立\"义工服务队\",承诺每周轮流来问渠斋帮忙。

揭牌仪式刚结束,老陈就把基金章程贴在公告栏上:\"基金设立三个专项:耗材、助学、交流。每个专项都有明确责任人,所有账目每天在公众号更新。\"他指着章程末尾的签名处,\"我和赵伯、阿木都是监督员,大家一起盯着。\"

当天下午,基金就立竿见影。沈砚辞带老陈采购急需的金粉;顾云深联系厂家为残疾学员定制专用工具。赵伯和阿木带着义工队整理空房,着手改造成非遗资料馆,计划陈列沈父的日记、顾爷爷的修复笔记及各方的捐赠。小雨和孩子们在资料馆门口用金箔颜料画了团燃烧的火焰作为宣传画,旁边稚嫩地写着:\"人人都是传承人\"。

傍晚霞光中,沈砚辞和顾云深并肩坐在藤桌旁,看着公告栏上不断刷新的捐款明细。这时沈砚辞手机震动,李警官发来消息:市局决定将\"鸠鸟\"案中没收的制假设备拍卖,所得全部注入\"烬中炽焰\"基金。\"这是对你们守护文物行动的肯定,也是让罪恶的源头转化为守护的力量。\"

老周端出腊梅粥,看着院子里忙碌的众人感慨:\"当年顾老哥和老沈守着残片孤本,连热粥都喝不安稳。现在这么多人一起守着传承,连基金都有了,他们要是看到这场面,指不定多高兴。\"他一边盛粥一边说,\"以后这基金就是问渠斋的'定海神针',咱们的传承再也不用怕缺钱缺物。\"

沈砚辞捧着温热的粥碗,目光落在顾云深颈间那枚在暮色中闪亮的腊梅吊坠上。他轻轻握住顾云深的手:\"爷爷和父亲当年几乎是'孤军奋战'。现在我们有了基金,有了这么多志同道合的人,传承再也不是少数几个人的事了。\"他指向正在搬运古籍箱子的义工们,\"你看,这才是'烬中炽焰'真正的意义——不是一个人燃烧得多么耀眼,而是他能点燃多少人心中传承的灯。\"

顾云深靠在他坚实的肩膀上,目光追随着院子里举着基金宣传牌嬉笑的孩子们。月光爬上老腊梅树枝头,清辉流淌在\"烬中炽焰非遗保护基金\"的崭新牌匾上,泛起柔和光泽。

在这一刻,他清晰地领悟到,基金的成立远非传承的终点,而是\"烬中炽焰\"充满希望的新起点——它让个体孤独的守护汇聚成群体坚韧的坚守;让飘散在纸墨清香里的古老技艺有了坚实依靠;也让深藏在岁月里的初心与热爱,在更多人的心田里被点燃、传递,最终化作永不熄灭的火焰。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