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甄嬛传(19)(1/2)
养心殿那场“意外”之后,紫禁城内的空气仿佛凝固的油脂,表面平静,内里却蕴藏着爆裂的灼热。胤禛称病不朝,闭门谢客,无人知晓他府邸的书房内,多少名贵瓷器化为了齑粉。而胤礼,则如同一株被风雨洗礼后愈发娇艳的白莲,在康熙无微不至的庇护下,舒展着看似无辜的花瓣。
康熙对胤禛的“躁郁”深感不满,连带着对胤禛一系的官员也多了几分审视。相反,他对胤礼的怜爱与依赖达到了新的高度。西北军务的烦忧,江南漕运的琐事,甚至后宫一些不足为外人道的纷争,他都会在只有两人时,对胤礼絮絮道来。他并非真的期望一个少年能给出什么治国良策,他只是沉迷于那种被全然倾听、被纯粹仰慕的感觉,尤其是在胤礼那双清澈见底的眼眸注视下,仿佛自己所有的疲惫与权衡都得到了洗涤与理解。
胤礼扮演着完美的倾听者,时而蹙眉担忧,时而展颜宽慰。他不再轻易发表见解,更多的是用柔软的语调引导康熙自己说出“正确”的决定,让康熙觉得一切都是源于自己的圣心独断。然而,在无人察觉的角落,他指尖蘸着茶水,在光洁的紫檀木案几上,写下只有自己才懂的符号——那是关于兵力部署的薄弱处,关于粮草转运的漏洞,关于官员之间隐秘的嫌隙。
他开始在康熙的饮食中动手脚,极其小心,极其缓慢。不再是太医院的汤药,而是每日清晨,他“亲手”为康熙冲泡的那盏参茶。参,是千年老参,大补之物,来自胤禩的“孝敬”。但他会在泡茶时,用指甲悄然刮入些许无色无味的粉末,那是他通过收买的小太监,从冷宫一位精通药理的废妃遗物中偷偷弄来的。药性极缓,长期服用,会逐渐侵蚀心脉,令人精力不济,性情渐趋多疑暴躁,外表却难察异常。
“皇阿玛为国操劳,儿臣别无他法,只能以此微末心意,愿皇阿玛龙体康健。”他捧着茶盏,跪奉到康熙面前,眼神纯净得如同初雪。
康熙接过,一饮而尽,抚着他的头笑叹:“唯有你的心意,最是纯粹。”他享受着这份“纯粹”,却不知自己正日复一日地饮下穿肠毒药。
而胤礼,则在每一次奉茶后,于无人处用清水反复净手,仿佛要洗去的不是药渍,而是那日益浸入骨髓的罪恶感。但这感觉转瞬即逝,很快便被复仇的快意和一种近乎麻木的冷静取代。他看着康熙饮下参茶时满足的神情,心中冷笑:“康健?我要的,是你慢慢衰弱,是在你最信任的时刻,给予你最彻底的背叛。”
这一日,康熙偶感风寒,有些咳嗽。胤礼侍奉在侧,亲自煎药尝药,衣不解带。夜里,康熙咳嗽加剧,胤礼便坐在龙榻边的脚踏上,为其轻轻抚背。烛光摇曳,将两人身影投在帷帐上,重叠,依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