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烽烟奉军:从排长到特级上将 > 第29章 淬火新刃:体系的较量

第29章 淬火新刃:体系的较量(2/2)

目录

王大柱拄着拐杖,耐心地指着各个部件讲解:“老哥,慢慢来。这铁家伙跑起来比马快,扛揍,火力也猛。学会了,咱们就能少死很多兄弟。”他用自己的经历鼓励着这些“老学生”,同时也逼迫自己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才能应对学员们越来越刁钻的问题。

然而,战争的步伐从不会因一方的学习和追赶而放缓。就在“利剑”集群在改革阵痛中艰难前行之时,情报部门和前线侦察兵传回的信号越来越令人不安。美军显然已经完成了新一轮的兵力集结和战术调整。其进攻的矛头,再次隐约指向了东线,尤其是“利剑”集群所在的防区。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敌军进攻的雏形,展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令人心悸的“体系化”特征:

· 空中优势的极致运用: 侦察发现,美军投入了更多的RF-86侦察机,进行全天候、高强度的航空照相和电子侦察,其轰炸机群出击的频次和精度也显着提高,重点打击对象直指志愿军后方交通枢纽、疑似指挥中心和集结中的装甲部队。

· 电磁领域的先发制人: 在进攻发起前,大规模的、持续不断的电子干扰就已经覆盖了整个战线,强度远超“剔骨”行动时所遭遇的,志愿军的无线电通讯几乎陷入瘫痪,指挥体系受到严重挑战。

· 空地一体的突击模式: 敌军地面部队的进攻,不再是单纯的坦克引导步兵,而是出现了在强大航空火力(尤其是武装直升机和近距离支援攻击机)直接掩护下,小群多路、快速突贯的“直升机机降”与“装甲突击”相结合的新战术,企图绕过志愿军坚固的正面防线,直插纵深要害。

山雨欲来风满楼。一种沉重的、令人窒息的压力,笼罩在东线上空。所有人都明白,即将到来的,不再是一场局限于某一高地、某一阵地的争夺战,而是一场检验双方建军理念、作战体系和综合实力的体系性较量!

林文澜站在巨大的沙盘前,看着上面密密麻麻代表敌我态势的标识,眉头紧锁。他知道,“利剑”集群这支初步尝试合成的力量,尚未完全磨合成熟,就要被推上祭坛,面对一个武装到牙齿、体系完备的强敌。这是一场极其不对称的对抗,也是一场淬炼新刃的生死考验。

“命令各部,进入最高战备状态!防空旅所有阵地前出,务必守住我们的天空!电子对抗分队,全力保障核心指挥网畅通,哪怕只有几分钟!所有作战单位,按照最新修订的合成防御预案,梯次配置,相互策应!”林文澜的声音在指挥所里回荡,带着破釜沉舟的决绝,“这一仗,我们要用敌人的血,来检验我们改革的成色!要让全世界看看,中国军人,不仅能学会现代化战争,更能打赢现代化战争!”

战争的阴云,如同巨大的、裹挟着钢铁与电子的风暴,向着正在艰难蜕变的“利剑”集群,滚滚而来。真正的体系对抗,即将拉开它血腥而残酷的帷幕。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