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次元 > 穿越古代摆摊小厨娘 > 第363章 味脉枝连京华春

第363章 味脉枝连京华春(1/2)

目录

一、春摊异客

清明的雨丝裹着青团香漫过煤市街时,味脉树已长得齐腰高。林晚星正用缠藤刀给树干修枝,刀口落下的瞬间,树汁突然凝成串晶莹的珠子,滚进旁边的陶碗里,竟化成十二颗不同馅料的汤圆——有山楂馅的酸,豆沙馅的甜,甚至还有掺着铁锈末的咸,正是十二位摊主的招牌味。

“这树成了精,会做新吃食了。”秦风蹲在树旁烧陶,窑火里突然窜出朵蓝花,花瓣落在陶坯上,烧出幅奇怪的图案:戴瓜皮帽的老者牵着头毛驴,驴背上的木盒正往外冒热气,盒身上写着“御膳房”三个字。他刚把陶碗从窑里取出来,碗沿突然渗出层油光,映出个穿旗袍的女子背影,手里拎着只描金食盒。

穿旗袍的女子踩着雨点儿走进巷口时,食盒上的银锁突然自己弹开,里面飞出十二道冷盘:琥珀色的酱肉切得薄如蝉翼,翡翠般的拌菜缀着金箔,最惹眼是碟“水晶冻”,冻里嵌着十二种京城的春芽。“我从颐和园来。”她说话时带着股茉莉香,旗袍开衩处露出的玉镯,竟与穿貂皮老太太碎掉的那只纹路相合。

赵姓小姑娘往酸梅汤里加冰时,冰块突然浮起来,在碗里拼出“ ipostor”( ipostor)字样。她刚要伸手去捞,穿旗袍的女子突然按住她的手腕,食盒里的水晶冻突然裂开,冻里的春芽竟变成十二根细针,针尖对着味脉树的方向——树影里,竟藏着双发光的眼睛。

二、御味新解

穿旗袍的女子自称御膳房后人,往石案上摆了道“龙凤呈祥”:白瓷盘里,燕窝雕的凤与鱼翅刻的龙缠绕成圈,酱汁是用十二种花蜜调的,浇下去的瞬间,龙凤竟像活了般动起来。“这是光绪年间的御膳秘方,真正的味脉正统。”她话音未落,味脉树突然剧烈摇晃,枝头的山楂果纷纷坠落,砸在白瓷盘上,燕窝凤竟化成堆碎纸。

“真东西不用装龙凤。”孙大姐端来新做的“胡同春盘”,粗瓷大碗里码着十二种寻常菜:榆钱拌豆腐、香椿炒鸡蛋、荠菜煮蛋……最妙是碗底沉着的薄脆,嚼起来咔嚓响,竟是用旧报纸糊的面托炸的。“我爷们跑公交时总说,皇上的春盘再好,不如胡同里的一口鲜。”热气蒸腾间,薄脆上的油墨字突然清晰起来,正是1983年4月的公交时刻表。

钱大哥蹲在炉边翻烤“地铁春花饼”,饼馅里裹着刚挖的蒲公英和苦菜,烤焦的饼皮上,芝麻粒竟排成“万寿无疆”四个字。“我爹说当年挖地铁时,在故宫墙根下刨出过个食盒,里面的饼渣和这味一模一样。”他刚把饼递给穿旗袍的女子,对方突然脸色煞白——饼里的苦菜味钻进鼻腔,她旗袍上的盘扣竟一颗颗崩开,露出里面绣着的“伪”字。

林晚星握着缠藤刀绕到味脉树后,刀身映出的景象让她心头一震:树洞里藏着个微型喇叭,正往外放送着茉莉香氛,而穿旗袍的女子耳后,竟贴着片伪装肤色的胶片。“你是当年控味术余孽的同伙。”她挥刀劈向树洞,喇叭炸开的瞬间,穿旗袍的女子突然扯掉胶片,露出张布满疤痕的脸——与青铜镜里金坊叛徒的伤疤如出一辙。

三、真假御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