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无人泊车,一键召唤 全域AEB,这么叼的功能我们研发了三种(2/2)
为了增加难度,又摆了几个桩桶,模拟那种比较狭窄有障碍的车位。
再一次演示了「离车泊入」的功能。
这一次。
测试车在无人操纵的情况下,回了三把方向盘,最终依然绕过了桩桶,稳稳的停在了其中。
他相当自豪啊。
「这种情况下不光可以离车泊入,也可以在不上车的时候让车辆自动出库。」
领航功能很多人不信任,或者刚开始,的确出现开通不完善的功能。
那么自动泊车和这个离车自动泊入,只要在准确率高的情况下,那就算是一件很改善体验的事情了。
在智能化方面也能吹了。
许易眼神微微一亮。
「还不错。」
就这个障碍泊车的能力,恐怕比一些集美的倒车能力,都要强出一倍了。
他玩心大起。
忍不住上去多摆了几个桩桶,这回不光摆到了车位的两边,还把车位出库前方的空间也给限制了。
把车子开出来后。
许易平心而论,这个角度自己倒进去估计都挺费劲,也没十足的把握。
「你再试试,看看这样能不能做到无人泊入。」
「许总这————」吴新宙一看,顿时有些傻眼!
「算了,我试试吧。」
他叹口气,上车锁定了车位,然后下车。
这次的测试车在识别到车位后,明显变得有些「踌躇」。
在有限的空间内,不断的前后蠕动,方向盘一直打。
轮胎摩擦地面的声音不断响起。
这画面。
要是被人看到,一定会很震惊!
整个车的表现,像极了一个有点急眼的司机,在里面不断打著方向盘,但仔细看,车子内部是无人的。
由于车库前方的空间,实在是被许易封死得相当极限。
最终在反复打了有七八把方向盘后,车屁股进去了一半,然后开著双闪卡住了。
车机屏幕出现提示:「无人泊车失败,请进行手动接管。」
——
许易走过去,仔细看了看,「看起来已经成功大半了,但这里车头距离桩桶的碰撞边界,你们设计得好像有点保守,导致卡住了。」
吴新审也扫视著车辆和桩桶的距离:「是,如果人用肉眼识别的话,是可以做到十五公分内贴近倒车调整,而一般的泊车入位,20公分就是极限安全距离了。」
不管是摄像头和毫米波雷达,都是有盲区裁切,留出的这段距离就是为了预防遭遇盲区碰撞。
「还能改善吗?」
许易问。
如果连眼前这个人为制造的极困难狭窄车位都能倒进去,或者侧方入库,那么起码98%的车位,甚至将来99%以上的车位,都能实现完美泊入。
那是一个什么概念?
人都倒不进去的车库,但是只要有理论实施的空间,车辆能极限倒进去。
那才是真正的科技进步!
而不是装模作样搞一个自动倒库功能,结果设计得很差,碰到一点困难就自动退出,或者直愣愣的撞上去。
那等于是花钱买了个没用的功能。
「可以。」
吴新宙点点头。
这个阶段,如果不做城区智驾,稍微集中点精力搞定这些极限的异型车位,他觉得没问题。
其实他认为实现城区自动驾驶才是真正的大目标,只不过现在有很多因素影响,包括算力,数据、算法模型、外部因素这些,没办法一蹴而就。
这种泊车功能。
如果不是许总要求,他之前还真没想到深度优化一下,并以此为基础开发。
现在既然许总这么说了,自然有他的道理。
他们搞技术的负责解决就行了。
「除此之外,我们还有停车场记忆功能、和4—135k/h全速域生效的AEB功能!」
吴新宙调用另一台车,再度演示了一下。
这一次的车是在测试场的外部。
所谓的停车场记忆泊车功能,就是将固定的停车场整块区域记忆下来。
车主抵达小区停车场后,点击记忆泊车,车辆就会自动识别并激活功能,按照记忆走。
这个功能适合有固定库位的室内停车场。
当下也是一遍演示成功。
而「全速域AEB功能」,吴新宙单独用假人和测试场的泡沫障碍物演示了几遍。
那市面上的车辆来说,目前供应商和各家自研的常规AEB主动识别刹停方案,最多支持到4—
80k/h的范围。
超过80k/h的范围。
这个功能就不生效了。
所谓的车企宣传的「自动避险」、「自动刹停」也就不存在了。
当然。
这个功能也不是说谁支持的范围更大就赢了。
最关键的还是「识别准确率」!
如果误触发,比如说在高速上,或者正常行驶给你突然刹停来一脚,那就是事故了。
到目前为止。
除了沃尔沃以及少数两家以安全为主打卖点的车企外,几乎没有哪家车企会在这方面下功夫。
做好了收益不大。
做不好却可能遭人骂,酿成事故。
不如拿供应商方案随便糊弄一下。
「我们把AEB功能完全融合到智驾感知,像市面上的车型大多只支持前方防撞。
但咱们的车子,还可以支持侧面避险、后方制动————
包括静止车辆识别刹停能达到最高90k/h,即使出现鬼探头,也支持60k/h避撞。
测试成功率在95%以上。」
这个功能不太好演示。
吴新宙干脆简要说明。
他们在「AEB安全」这方面下的功夫,其实比无人泊车和停车场记忆功能还要多一些。
毕竟涉及到「安全」。
安全就是底线。
安全就是最大的豪华!
退一万步来讲,有时候出一例恶劣安全事故,造成的影响往往比产品质量部暴雷还要可怕。
特别是国内的舆论环境。
假如拿智能化和智驾做宣传,结果却因此造成了严重事故。
那产品再厉害,也会导致口碑、品牌形象滑铁卢。
「前年沃尔沃因为这事闹出了个笑话,在马来西亚肉身测试AEB,不到20码的速度,结果被撞飞了————」
吴新宙笑呵呵道,「但我可以保证,咱们的车子在五十码之内,应对这种测试场景,几乎可以做到百分百刹停,不过肉身测试不可取,我们内部做的这些努力,还是更希望车主后续真遇到了某些紧急情况,自发的宣传。」
这段子,在网络上被黑都已经两年了。
参考文献—【沃尔沃总裁测试AEB被意外撞飞】。
实际后续根据媒体爆出,被撞的压根不是什么总裁,而是一名马来西亚的经销商,将一台低配的c60当高配卖,压根没配备行人安全侦测系统,更不可能触发AB了。
不过因为这事儿。
沃尔沃后续把低配车型也全部标配AEB了。
那位「勇气可嘉」的勇士,意外促进业界进步的结果令路人啼笑皆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