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清宫诀 > 第135章 十四不动声色,难道是想明白了?

第135章 十四不动声色,难道是想明白了?(1/2)

目录

十四心里陡起惊觉,生怕四爷提出要我,因款款进辞,“多年相濡以沫,她也割舍不得我……”

末了又道:“皇上晓得,我施恩并不望报,就取她这份真情,索性就给她开了脸。怎么,皇上……您?”

四爷默默地听着,回头看了看尾随的一大群太监侍卫,良久,才粗重地透了一口气,说道:“没什么,你不要多心。朕看她很像前头过世了的……郑宫人,所以吃了一吓。”

说罢低垂着头背着手只是沉吟。

我只是跟在十四的身后,心中却害怕极了。

十四见他一脸的心事,仿佛不胜凄楚,不知什么缘故,又不好多问,只得一笑劝道:“世上相貌相近的多着呢!尹继善和杨名时,见过多少面,有时我还叫错名字——皇上,这里就是咸安宫了,二哥就……囚在这里头。”

“哦!”

四爷站住了脚,这才发现自己已经站在咸安宫门口。这是座落在紫禁城东北角的一座荒凉的偏宫,高高的宫墙上,黄琉璃盖瓦缝间篷生着茸茸的竹节草,宫墙上的红颜色剥落得东一块西一块,沿墙根半人高的青蒿也无人清理,冷清荒漠得活似废弃了多少年的一座古庙,几个白发苍苍的老太监守在垂花门前,见皇帝和十四阿哥迤逦过来,慌得一齐下阶跪下,扯着干瘪涩滞的公鸭嗓叩头道:“奴才们给万岁爷请安了!”

四爷没言声,只抬头看看蓝底镶黄满汉合壁的“咸安宫”匾额,也是多年没有装修,漆片脱落得字迹都模糊不清了。

他皱了皱眉头,吩咐道:“把门打开。”

“扎!”几个太监齐声答道。

锁闭得紧紧的宫门“吱呀”一声呻~吟,慢慢地被推开了。

这扇门自康熙五十一年到如今,整整十二个年头,冬送柴炭,夏送冰水,平日传递菜蔬米面,千篇一律只开一条缝,从来没有这样哗然洞~开的。

里头几个白头老公和陪伴允礽的废黜嫔妃,不知出了什么事,惊惶地面面相觑。废太子允礽正在书房临帖,隔玻璃窗一眼瞧见皇帝和十四阿哥厮跟着进来,顿时惊得面色*雪白,手中的笔都掉在地下,颤着腿艰难地跨出书房,就门口双膝跪下,颤声说道:“罪……罪臣允礽……恭叩万岁金安!”

他伏下~身去叩头,一时间双手竟支撑不起身子!

“二哥,”四爷忙上前双手扶起允礽,拉着手走进书房。他觉得允礽浑身都在颤抖,手凉得冰水里泡过似的,不禁泛起一阵陰森森的冷意,口中却道:“你坐,坐下说话。”

十四也在惊讶错愕地打量允礽,见大热天允礽还穿着丝绵灰府绸袍子,半新不旧的起明检鞋子里露着厚厚的白布袜子,脸色又青又灰,死人一样难看,不禁心中也是一声叹息。

我说不出是可怜还是恨,这么多年了,却一点也没感觉了。

但眼见一个当了四十年皇太子的“天之骄子”变得跼蹐不安,张惶顾盼,像一个受惊的孩子似的,神经质地摆动着枯瘦的身躯,羞缩地望着四爷,我也不禁万分感慨。又瞟了一眼泰然自若的四爷。

“十四今儿行家礼。你代朕给二哥请个安吧。”四爷出声。

十四忙应一声,正要打千儿,慌得允礽忙双手扶住,结结巴巴语不成声地说道:“这断断……使不得!皇上,您……别折死罪臣……”

“往日的话不用再提了。”

四爷怅惆地望着门外,慢吞吞斟酌着字句说道,“虽说你囚在这里,朕着实惦记着。王法是王法,人情是人情,你还是朕的二哥嘛。”

允礽在杌子上僵硬地深深一躬,说道:“皇上,论起我的罪过,早该下十八层地狱的了,如今已是枯木死灰一般。承蒙皇上雨露之恩,得以苟活荣养,于颜已足。只求佛天保佑皇上龙体康泰,就是天下百姓之福,也是罪臣之福。”

“早想进来看看你的,”四爷见他这样,也觉心酸,忙敛了心神,从容说道,“事关国家体制,朕也身不由己。朕常叫人送东西进来,又吩咐不许说是朕送的,为的不愿让你给朕行君臣礼,谢朕的‘恩’。朕这点子苦心,二哥还要体谅。”

允礽目光与四爷一碰,立刻躲闪开来,眼前这个皇帝当年在自己手下办了十几年差事,日日行君臣礼,如今在记忆中已渺如烟云,想人间世事颠倒迷离,电光火石如同梦幻,一边沉思,说道:“这是皇上如天圣德,我是罪余之臣,但有一日之生,即皇上雨露之赐。这些年来潜心佛学,颇有心得。晓得皇上为大罗汉金身普救众生而来。左右闲暇无事,罪臣恭抄了《楞严经》、《法华经》、《金刚经》三部,愿献为皇上寿。”

说罢起身,抖抖索索从柜顶上取下几大本厚厚一叠经本。

我见允礽迟钝僵板得像个吊线木偶,一副弱不经风的模样,忙上前帮着捧过来放在案上。

四爷打开看时,一色的钟王蝇头小楷,从头到尾没一笔苟且随意的,有些惊世名句,旁边还有刺血圈点的斑痕,抄经他见得多了,不是虔诚到了十二分,断然不会齐整到这个份上。

允礽见四爷脸上带着满意的笑容,遂指着柜子道:“这几大柜都是我抄的佛经典籍,不过都不及这几本,往后我更用心点,再给皇上抄几部呈送,为皇上纳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