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清宫诀 > 第58章 果然应了大师的话,做了贤相

第58章 果然应了大师的话,做了贤相(2/2)

目录

“嗯。”李绂点点头,差点又哭出来,“在南京认识的。”

“士平只八岁,在南京只两个月。”张廷玉皱着眉头道:“能交上你这样的朋友,也算不虚此行。”

他毕竟谙知世故,心里对这事多少还有点疑惑。

李绂淡漠地答道:“交友之道,以气相通以声相结,倾盖可以如故岂在时日长短?”

张廷玉听了心里一动,茫然看着儿子的“朋友”,一时竟无话可说。

李绂进前一步,问道:“尊驾是……”

“我是梅清的父亲。”

张廷玉看着棺材,目光中的神气仿佛要呼唤自己的儿子起来,良久才黯淡下来。

李绂痛呼一声“世叔!”却一个字也接不下来,只是掩面痛哭。

张廷玉知他是对自己有所责备,又避着尊讳不能出口,心下越发感念这孝廉知礼,也自无言垂泪。

老太太在旁抚着李绂肩头,哽咽道:“真真是个知礼的!——你是进京应试的吧?”

李绂也答不出话来,只呜咽着道:“是……”叩了头起身拭泪。老太太道:“张家这三个孙孙,我最疼怜的就是士平,不想我白发人倒先送了他去!廷玉,我看这孩子孝义两全,又和士平要好,既是来京应试,何妨就住到咱们府里读书?他大哥二哥闲常一处也能一起会会文儿……”

“老太太”张廷玉忙躬身赔笑道:“儿子也是喜爱文士的??不过这位绂先生既是来应考,理应回避,住在府里不相宜。既然母亲有这个慈命,儿子想,不如住到我们家庙里读书。考过之后,无论中与不中,都好有个照应,外人也说不出什么——朝廷今儿已经有旨,叫安徽的四爷和十三爷回京,秋闱只怕二位爷也要主持呢!”

老太太不禁一怔:这里人多,儿子不便说什么,但四阿哥胤禛和十三阿哥胤祥都是出了名儿的尖酸刻薄人,张廷玉处高身危,思虑周祥不为无因,想想说道:“那就依你吧。”

说罢便命人打轿回府,李绂自然也跟了去。

屋子里空落落的,我忽然有一种莫名的寂寞。原来觉得正义的李绂,顿时也有了一层淡淡的隔膜。

转身向着来时的路走回去,许是张廷玉看到了我,竟追了过来。

沿着贴墙的石碑,一块一块十分仔细地辨别着上面的字迹。

忽听身后一道壮朗声,“姑娘。”

回了身竟发觉张廷玉就在身后,忽的想起十年前那位慧明大师所言:

“张公子名廷玉,字衡臣,以星相解之,他日必是朝廷肱骨人臣,并且是终生不倒的一品贤相,福分不浅,张公子占尽尘缘,可喜可贺。”

是被他偶然猜中,还是天命所示。

又想起四爷的卦象:

“施主的相格奇特,他日必宏图得展,身份尊不可言。依老衲所观,施主内火旺,不合天地之节气,只怕阴阳失调,故有四劫。隐忍则可逢凶化吉,有惊无险,须张则会惹火烧身,甚至死于非命!”

果然近来不顺,幸得四爷性格隐忍,而身份尊不可言,难道是指……

张廷玉见我许久不说话,疑问道:“姑娘刚刚在堂外,也不进内,难道也是来……”突然,他眸光一闪,诧异道:“你是?”

我也不知从何说起,只管着点点头。

外环长溪,内罗碧波,其中石山径幽,亭榭错落,虽盛夏烈日流火铄金,一入园林,便觉水气沁凉,苔滑石寒,确是消暑胜苑。

我与他对坐在石亭内,许久未言语,有些尴尬。

他先开口,“怎么不见四爷。”

相必,他已经知晓那日所见之人是四爷,但是心中一动,想必那慧明大师话语之意,他也是明白了。

“四爷有事先出去了。”正欲说什么,早见里头走出一个官员,头上戴着金青石顶子,双眼孔雀花翎,八蟒五爪的袍子上却没有补服。

我慌张站起,虽不知来人是谁,但张廷玉所认识之人定为官宦,那人拍手道:“衡臣!怎么弄的,再一会不进来,我们算怎么一回事呢?”

“马齐!”张廷玉微笑道:“你这急脚鬼脾性,是宰相模样儿?我这不是来了?”

原来是朝廷大臣马齐,待他坐下,我这才仔细打量,果真如民间说的,吊梢眉、三角眼、鼻子和嘴凑得很近,下巴铲子似的向前翘起,鸡胸、缩脖,聪明疙瘩滴泪痣,走路还略微发瘸,十足的败相集于一身,只一双眸子精光四射,灼灼生光,透着浑身筋节强悍。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