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四十八章 腊肉青团【三合一】(1/2)
随着外面的光秃秃的树枝上长出越来越多的嫩叶,下雨的天气也越来越多,不知不觉中清明节就快到了。
清明节要回村里祭祖,在清明节的前几天,阿婆柳氏就在念叨着这件事,生怕这件事被大家伙被忘掉一样。
青兰看着外面的水汽,就忍不住想起了前世的清明节。
她是孤儿,没有父母,更加爷爷奶奶,自然更加没有亲人来祭拜。
每年的清明节,院长妈妈都是带着大家伙一起吃青团。
可能是下雨天气总是让人觉得心里沉甸甸的,忍不住就会回忆起一些已经早就被忘记的事情。
青兰这会儿竟然有点怀念过去的在孤儿院吃到的清明节的团子。
她主动提议,“阿婆,要不咱们来做团子吃吧?”
阿婆柳氏不是第一次听团子这个名声,在她的印象里,团子就是拿糯米粉揉成面团拿去蒸,熟了之后就变成团子了。
假如是换作以前还在村里生活,过得苦巴巴的时候,她肯定是舍不得的。因为做团子的糯米粉多贵啊,买一斤糯米粉的都够大家伙吃一个月的野菜粥。
但如今酒楼生意好,家里的生活越来越红火,买一斤糯米粉就变成了很容易的事情。
柳氏点头,“我也好久不曾吃过团子了,咱们就做点尝尝。等过几天,也带回去给祖宗们尝尝!”
青兰立马抿着嘴角笑着,招呼着小贝拎着篮子就要出门。
柳氏看外面还飘着小雨,立马拦住他们,“你们干嘛去呀?外面还下着雨呢?”
青兰拎着篮子回头看着柳氏,笑着说,“阿婆,你刚刚不是答应说要做团子吗?我这就是和小姑去摘艾草!”
柳氏疑惑不解,“你们去摘艾草干嘛呀?”
青兰一边往身上披上蓑衣,戴上斗笠,“做团子啊!”
柳氏眉头皱了起来,但她也知道青兰在做吃食这上面有自己的固执,一般她说还能做的食物就能做,要怎么做也要完全听从她的意见。
她想着,或者青兰去摘艾草有什么特别的用处呢。
可到底是下雨天,她不放心两个小姑娘出门,也穿着蓑衣跟着出去了。
青兰倒是穿越到古代之后,第一次穿上了蓑衣戴上了斗笠。
蓑衣和兜里都是用一种树上棕色叶子和竹子编制而成的,特别重。
她只觉得穿上蓑衣戴上斗笠后,一个人就矮了几公分。
只是这会儿雨伞不好买,所以只能穿蓑衣。
虽说蓑衣和斗笠挺重的,但是防水功能挺不错的,青兰裹得严严实实走在雨里,不觉得春寒料峭,只觉得浑身暖洋洋的。
春天刚刚来临,田里的野草都抽出了嫩绿的枝叶,艾草也抽出了嫩嫩的叶子,嫩的可以掐出汁水。
三个人摘了满满一箩筐的艾草叶子回到酒楼。
朱公子看着青兰手里拎着的篮子,有些疑惑,“这是要做何?”
青兰笑着抹了一把额头上热汗,“这不是快清明节了吗?准备做点团子祭祖!”
朱公子倒是没想到这里的人们做团子竟然还会用到艾草,不过各地的习俗不一样,他微微点头,也没多想。
到了厨房里,青兰和小贝将艾草叶子洗干净,然后就放到锅里就煮,等煮到叶子全部变色就捞了起来,和糯米粉揉在一起。
糯米粉蒸熟后会特别有嚼劲,用来包团子比面粉合适很多。
被煮熟的艾草叶子更加容易搓揉,稍微手指一捏碎了,在青兰揉捏的过程渐渐和糯米粉合二为一。
绿色的艾草汁水将雪白的糯米粉染上了一层绿色,随着青兰的揉捏,整个面团都成了墨绿色。
揉面团需要的时间挺长的,青兰也没浪费这段时间,她在这边揉面团,另外一边就吩咐自己的徒弟去挑一块腊肉蒸熟,和韭菜一起切成丁状。
这些腊肉都是正月的时候,青兰和阿婆柳氏在村里做的,当初搬来县城的时候也把这些腊肠搬了过来。
这阵子偶尔会切一两根来尝尝,不知不觉中已经被吃得所剩不多了。
青兰就想着干脆直接用来当团子的馅好了。
柳氏听到青兰让徒弟去蒸腊肉,更加奇怪了,“你怎么让你徒弟去蒸腊肉了?你不是在做团子吗?”
青兰埋头用力揉捏着手里的面团,用力到面容狰狞,“我打算包在团子里!”
柳氏彻底惊呆了,说话都带着一点点结巴,“团,团子里可怎么放腊肉?!”
青兰将手中的面团换了一个面,随意地说,“就跟包饺子一样包起来啊!”
包饺子柳氏知道,但她是第一次回到包腊肉馅儿的团子,这会儿看着青兰手中的面团充满了期待。
青兰倒是不在意,继续揉面团,等将面团揉德彻底变成了光滑的一团面团,松了一口气擦了一把额头上的热汗,“好了!”
那边,被青兰叮嘱去蒸腊肉,将腊肉和韭菜末都切成末状的徒弟也将东西给处理好了。
青兰一看盘子里腊肉眉头就皱了起来,“你这腊肉是在没蒸之前找人一起切的吧?”
她的这一句话问话立马让眼前的土地紧张起来,脸色都白了,“我,我,切不动吗,就找了是兄弟帮忙。师傅!”
青兰叹气,“你个蠢货!腊肉这东西要蒸熟了再切啊。熟了的肉肯定会已经被晒成肉干的腊肉更加好切啊!你也是蠢,不知道多问我一句!”
眼前长得比他高,比他壮的徒弟听到青兰的训斥后,立马跟个鹌鹑一样缩着脑袋,缩着脖子,不敢吭声了。
青兰倒也没有一定要发火的意思,看眼前的人认错了,缓了语气,“我要用腊肉来包团子,最重要的就是香气和里面蒸出来的油,你将没熟的腊肉切成小丁去蒸,不仅蒸出来的味道没那么浓郁,蒸出来的油也会少很多。来,你看着我怎么调馅。”
徒弟原本满心沮丧,想着师傅好不容易要让他来单独帮忙,想不到却惹了师傅不快。这会儿一听青兰要教他调馅,脸一下亮了,精神头变得分为饱满,看着青兰的眼睛都带着亮光。
青兰倒是没多想,先往韭菜末里稍微加了一点盐,搓揉了一下,盆子里立马多了很多翠绿的汁水,她将这些汁水倒了。
经过这么一番搓揉,韭菜末缩小了一大团,颜色更加越发翠绿发黑。
这个步骤只是稍微取出了韭菜末的水分,这样包进团子里等团子蒸熟后,中间包的馅不会有太多的水分,吃起来会方便很多。
接着,青兰将蒸好的腊肉丁倒入韭菜末里,不用加盐,直接往里面放了一点八角末和别的香料,“腊肉本来就是咸的,刚刚韭菜末里又加了盐,所以盐就别加了,加点香料稍微调调味就好。”
最后将调料和馅彻底拌匀就可以包团子了。
包团子和包饺子没什么太大区别,就是已经揉好的面团掐出一个小团,拍平,用筷子往里面放馅,再将面团合起来就好。
唯一的区别就是,糯米粉比面粉更加有粘性,不用水也能粘起来。因为团子是蒸熟的,倒是不用担心被水一煮就会破皮的问题,所以团子的皮可薄可厚。
包好的团子鼓当当地坐在案板上,就跟一个个等待检阅的士兵。
有柳氏和徒弟在旁边帮忙,后面小贝也过来凑热闹,四个人的没花太多时间就将一大盘的馅都给包好了,倒是还剩下一小团面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