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逝(2/2)
孔聿黎走后两天,临溪城的街道忽然喧哗大作,百姓纷纷跑到街上,有人敲锣打鼓地大声喊叫,似乎发生了什么大事。
柳渊澄听到街上的吵闹声,便打发人去打听消息,结果那下人一回来,就慌慌张张跑到她跟前报:“木娘子,崔大人死了!”
柳渊澄披麻戴孝地跪坐在灵堂中,手里还拿着三炷香,闻言回头一怔:“你说什么?死了?”
“是的,听说他献方给皇上后,皇上就下令施药给病患,结果也不知为什么,良药变成了毒药,竟毒死了几个患者。那死者的家属心中愤恨,前天晚上竟然深夜跑去崔大人住的驿站放火,崔大人来不及跑,竟然就被烧死了!”
“天爷啊!那…那公子呢?他在哪儿?人没事吧?”
“没有听到公子的消息,应该没事吧。”
柳渊澄依然皱着眉头,下人的话并没有让她放下心来,崔彦的死让她骤然感觉到一股强大到敢在天子脚下顶风作案的危险力量,不由忧心道:“药怎么会没有用呢?明明临溪的百姓喝了都没问题呀。而且崔大人可是个七品县令,就这样被害死了,朝廷不细查吗?”
“您还别说,崔大人虽品级不低,可另一个跟崔大人一起出事的人物更厉害呢,据说是孔子的嫡系后人,当代衍圣公的侄子,镇西将军的独子,都这么死掉了,也不知他怎么会跟崔大人走到一块,反正现在整个天京城都乱作一团,一边是百姓喝解药出了人命,一边是驿站失火死了朝廷命官,唉,也不知这乱子什么时候能结束…”
后半段他说了什么柳渊澄全然没有听进去,她的关注点只集中在“孔子后人”四个字上,此时,她的脑袋像被锤过一样,不停地发出嗡嗡的声音,手也止不住颤抖起来,滚烫的香灰洒在她的手上,她却半晌回不过神来。
“不可能,不可能的,他怎么会出事?”她两眼放空,拼命摇头。
“木娘子,你说谁?那个姓孔的公子么?你认识他?唉,听说他死得好惨啊,人都烧焦了,孔府来认尸的时候,衍圣公哭得死去活来的。”
柳渊澄感觉浑身发麻,四肢躯体好像被什么东西压住一样,动弹不了。一阵短暂的空白过后,她开始感受到一种痛彻心扉的绝望,排山倒海席卷而来,充斥了她身体里每一个角落,压得她无法呼吸。
下人见状不免惊讶,忙道:“木娘子,你怎么了?驿站火灾就死了三个人,没有沈公子,你别担心了。”
“三个人?除了崔大人和那个孔公子,另一个是谁?”
“好像是一个随从,不知道叫什么。”
随从?那自然就是郑永了!怪不得这么些天都没有任何消息传来,原来他们俩都出事了!
柳渊澄越想越绝望,可又万分不甘心,拼命控制住内心滔天的痛苦,踉踉跄跄站起身来,吩咐道:“请你替我准备一辆马车,我要去天京城。”
“木娘子,何不在这里安心等公子回来?这节骨眼上,别人都想从混乱的京城逃出来,你还要进去,这不是自讨苦吃么?而且现在天京城封城,一般人也进不去呀。”
她内心焦急,恨不得插上翅膀飞过去,可下人说得也不无道理,她要去天京城就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更何况她还有非非,岂能这样一走了之?
她定了定神,召来几个信得过的下人,宣布自己要去天京城,并询问他们是否有意愿跟自己同行,果不其然,得到所有人的反对。尤其是庆大娘,她委婉地表示,如果柳渊澄执意要去,她恐怕无法一个人带非非。
柳渊澄明白了,也没有强求,她还有很多难题要处理。如何进入天京城?进城后要做些什么?如何查清孔聿黎之事?这些问题如同三座无影大山,沉沉压在她的心上。
她忽然想起,孔聿黎提到的开国太祖御赐给孔家的金书铁券。她打算东跨院去碰碰运气,一番细心的翻找之后,竟真的找到了那块铁券。
铁券被保存得很好,正面一个篆体大“琰”,背面则写着“御赐铁券”四个大字。
她望着铁券上灿然生辉的金色大字,陷入沉思,彻夜未眠。
第二天,柳渊澄打点好府里的事务,安排好木婆婆的后事,就带着非非坐上租来的马车赶赴天京城。
-----
编者注:
小可爱们~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识得玉人面》的喜爱和支持,有个事儿要跟大家说一下~
为了给作者更多激励,本文下一章就要进入读点币抢先看了~
欢迎大家进入作品页添加本文进书架,及时收看更新~
看在作者大大勤劳码字的份儿上,请大家多多给予鼓励和支持,多多评论交流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