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第一零九章(2/2)
程君顾一愣,回道:“是绿茶。”
“茶馅的糕点不易做,味重易苦,味淡无香。画棋手艺进步不少。”
“回陛下,这是臣府里新管事饮月的手笔。”
君主点了点头,“赏。”
“这个饮月过去鲜少听你提起,是新来的?”
程君顾道:“她与画棋姐姐一样,是从小在臣房里伺候的,臣成亲后,她便到辛府当了管事。”
“你府里倒是卧虎藏龙。”
程君顾:“普天之下,龙虎皆属我王。”
君主眼底带上两分笑,继续吃福康糕,“去过王后那儿了吗?”
“回陛下,臣方才便是打王后娘娘那儿来,与臣一道进宫的还有兰美人和六皇子殿下。”
“噢?那王后定是很高兴。昭华那儿可也去过了?”
程君顾摇头。
君主道:“那你先去她那儿罢,正巧她前两天还在念叨你。”
“是,臣告退。”
她离开不久,君主对春喜道:“这个饮月,孤总觉得好像在哪里听过她的名字。”
“回陛下。天鹰卫曾言,此女与狮月城的王商乌勒王子走得颇近,举止亲密。”
“乌勒翎?”君主想了想,“让天鹰卫多留意些。”
“是。”
说完,君主又拿过一块福康糕,尝过之后,双目霎时定住。
“这……”
“陛下?可是不合胃口?”
君主喃喃道:“是椰蓉。”
春喜一惊,“陛下,程司业应是无意为之。”
“你何必紧张?孤又不打算怪罪她。”
春喜连声称是。
怎么偏偏是椰蓉呢?
自那位姑娘过世之后,司膳房便刻意不为陛下准备带椰蓉的糕点,生怕他触景生情。
因这事隐秘,程府那儿不知实属正常,头些年画棋姑娘制作时多参考宫里给的消息,做得中规中矩,不出差错,陛下明里暗里提点要点新鲜花样。
他想着,画棋姑娘就算再怎么调新鲜馅料,按她的性子,还是会依照习惯为之,在她的习惯里,并没有使用椰蓉作为馅料的先例。
谁能想到,今年居然换人了,而且这人还会用椰蓉。
“春喜,你在想什么?”
春喜顿时回神,斟酌地开口,“陛下,您觉得好吃吗?”
“味道不错。”陛下端详着手里的黄色方糕,“但不及她的手艺。”
春喜整个人僵住。
君主面上仍是似笑非笑,“你等会儿亲自去内务局挑些好的东西赏她。”
“是。”
*
银龙祭第七八两天安然过去,收尾这日,灵泉观内挂满书画,俱是全城送来参展的。
而程君顾等人的作品,则暂不公开,先由陛下与同行娘娘们过目之后,得到准许,才可以示出t。
这日午后,君主带着王后、昭华夫人、兰美人以及另外两名美人,众人一起来到每年专供他们赏作品的大殿。
观中道长按官位由小至大的顺序,逐一向贵客们展示,能划分到这个大殿的,最低也得是五品官,而且还得是经过国子监和礼部精挑细选过的。
于是,经过层层筛选之下,呈现到君主和诸位娘娘面前的,只有十幅字画。
君主一一品鉴后,将它们二次分出等级,走到程君顾所赠画作时,君主多停了一会儿。
她今年送来的是一副长达三米的银龙封神图,以简洁利落的笔触展示银龙从龙蛋逐步生长为巨龙的过程,图上最后一块内容,是已然化为人形的神龙俯视人间。
她未点睛,准确点来说,看画的人实际上都找不到龙神的眼睛在哪里,只能看到低垂着的眼皮。
“这是幼龙吗?”兰美人问。
君主道:“是曾经的银龙。幼年的银龙或向天许愿,期望能得来好结果,可不得回应。最后,从天上朝祂投来目光的,是升为龙神的祂自己。”
“人难救己,唯己能救已。”
其中一个美人道:“陛下,这是否有些不符合规矩?”
君主道:“规矩?规矩不就是以银龙祭为题作书画,她何处不符合?”
美人立刻谢罪。
君主扫她一眼,做出决断,“甲等。”
有程君顾的画作在前,君主后续看谁的作品都觉得差那么一口气,但还是按照惯例分出甲乙丙三等。
官员书画退,公子王孙的上,到他们时,顺序则相反,先由王室再至各家世子。
打头阵的便是九州观送来的一篇文章,文章洋洋洒洒,辞藻华美却不失道中真理,字也是苍劲有力,令人赏心悦目。
“看来煊儿在九州观收获颇丰。”君主满意地看向站在不远处的儿子。
九州观的二皇子闻言,躬了躬身子,王后娘娘眼里也是丝毫不掩欣慰。
紧接着,是四皇子。
当画轴展开时,君主双眼陡然一亮,赞道:“用色颇大胆,麟儿的画功进步飞快,你师父教得很好。赏。”
容麟行礼致谢,双颊因着喜悦变得有些红润,双眼亮晶晶地看向君主和昭华夫人,昭华夫人也十分满意地回望自己的儿子。
到得容璃这儿,君主笑容微微收起,语气倒是没多大变化,评价道:“字练得不错,但作诗的本事还得精进。兰美人,多加上心些罢。”
兰美人福身,“妾身遵命。”
待君主评完剩余书画,倏然听得外头传来些许响动。
“怎么回事?去瞧瞧。”
羽林卫即刻出殿检查。
不多时,羽林卫回,说道:“回陛下,是附近的大殿里在点睛。”
“点睛?”君主疑问。
负责接待的道长道:“回陛下,当是观中的道士要为其所做壁画点睛。”
“去看看罢。”君主说。
羽林军开路,那些围观的百姓大多被拦到外头,殿门未关,他们努力努力,还能望到些内容。
壁画之前,架着个小木梯,木梯上坐着个年轻道长,正背对着他们。
“大胆,见到陛下和娘娘们怎么还不下来行礼?”开路的羽林卫喝道。
那陪同道长忙向羽林卫打手势,放低声音道:“点睛之时需全神贯注,不好打扰。”
“退下。”君主冷声命令。
那羽林卫遵从君主之命,快步退到一旁。君主注视眼前的壁画,其画法、用色,均与自己幼时看过的一部西域画集相似。
人们画龙,多画龙的动态,展示其腾飞活跃之力,今天他看的大多画作皆是如此。
而这副壁画上的龙和程君顾那副银龙封神图一样,都采用静态龙。只是程君顾整幅画中的静态龙只有两处,占比极小,这副则全幅就是静止的龙,似在酣睡。
“时辰到了。”领路道长突道。
话音刚落,就见坐在梯上的道士执笔的手擡起。
开始点睛。
在他擡笔的刹那,外头百姓顿时息声,目不转睛地盯着壁画,突如其来的安静,令殿内的君主等人也都莫名紧张起来,收着呼吸凝视。
分明是人潮汹涌之时,却是落针可闻,只偶尔能听见漏钟滴下的水声。
一滴,两滴,三滴……
一笔,两笔,三笔……
不知过去多久,年轻道长手上动作越来越慢,直至停止。
他缓缓爬下木梯,将梯子收到角落。于是,在场所有人都能更为直观地看清点睛后的壁画。
没多久,殿外传出几声惊呼和抽气声,渐渐地,类似这样的声音越来越多,却无人说话。
君主凝望壁画,心头也是吃惊。
原先他见着的是一条盘龙,在相关画作中,这样架势的龙极大可能是在休憩。而眼前这条龙不是,它双目朝上,细看之时会发现,其隐有俯冲而上之意。
它不是在酣睡,而是蓄势待发。
以静绘动,以动衬静。果真有趣。
君主再品了一阵子,开口道:“道长,且上前来。”
那守在角落的年轻道长低垂着头,缓步而至,“见过陛下,各位娘娘,诸位殿下。”
君主问道:“你在西域学过画?”
年轻道长的头依然低着,平静回答:“不曾,只是少时偶然见过几幅画作,便留心记下。”
“哦?”君主展颜,“且擡起头来回话罢。”
“是。”
年轻道长擡头,眼神却是向下,遵循规矩不可直视君颜。
“你……”
王后娘娘惊愕地看着他,又转向身侧的九州观来人,君主俨然也是猛吃一惊,因问道:“你是何人?”
“回陛下的话,贫道道号无为,是灵泉观中人。”
他顿了顿,说道——
“另有俗名,容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