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112(1/2)
第112章 112
玻璃展会过后, 玻璃厂一夜之间扬名京城。
“陈兄,你家的书房装玻璃窗了吗?”
“兄长为我订了一盏玻璃灯,等制成后送来我家, 我请你们过来看。”
“据说玻璃镜照得特别清楚, 一条皱纹一根白发都能照见, 赶明儿我也去订几面,送姐妹送长辈都行。”
“不过玻璃的价格是否过于昂贵了些?”
“玻璃本就是空前未有的稀罕物, 美丽却脆弱,稍有不慎便会打碎, 寻常百姓家哪里用得起。”
事实的确如此。
百姓听闻玻璃的种种传言, 有意购置, 却败在了高昂的价格上, 只能望璃兴叹。
反倒是京中的酒楼茶肆, 深谙百姓对玻璃求而不得之苦,狠心大出血,将自家的糯米纸改成玻璃。
消息传开,许多百姓闻名而来。
既来了,就要喝酒吃菜。
一来二去,这些铺子挣得盆满钵满, 东家半夜都笑醒。
好在事情很快有了转机。
腊月下旬, 除夕将至,玻璃厂推出一款茶色的玻璃。
透光性远不如之前的玻璃, 但胜在价格低廉, 寻常人家也能买得起。
百姓喜出望外,凡是家境还算过得去的, 都去玻璃厂订购玻璃。
不仅送货上门,还有专人安装, 方便又快捷。
与此同时,由五百精兵组建而成的精锐队伍秘密前往各地,暗中缉拿大元余孽,争取早日将其斩草除根。
......
京中情势大好,西征的十万大军也于腊月初八抵达大商与渭江之间的第一道关卡——虎头关。
寒冬腊月,渭江千里冰封。
江面上寒风凛冽,吹在脸上针扎般疼。
这天夜里,飘起鹅毛大雪。
渭江另一边的鲁门关也没能幸免,风欺雪压,晋军营中一片叫苦不叠。
“娘的,大商什么时候伐晋不好,偏要在这个时候。”
“张二狗,不如你去跟对岸的商军商量一下,等来年春日再开战呗?”
“呸呸呸!你想我死就趁早说!”
值夜的士卒哄堂大笑,头顶、眉毛、肩上的雪花扑簌簌往下落。
“今夜雪下得这么大,三里地外看不清人,想来商军不会贸然发起进攻。”
“两千人守在江边,还有渭江这一道天险,除非商军长出翅膀。”
“虽说巴将军有令,命我等彻夜值守,但是眯一会儿也不妨事。”
“周大哥说得有道理,也就打个盹儿,这又冷又困的,实在受不住哇。”
负责值守的晋军蜷缩着挤在一起,怀抱武器闭上眼,不一会儿就鼾声震天。
另一边,虎头关。
陶毅身着玄甲,目光坚毅,好似由钢铁浇筑而成的雕像,任风吹雨打,他自巍然不动。
“飞行军,出发!”
“是!”
飞行军整齐划一地应声,巨大的风筝载着他们飞向天际。
北风呼啸,吹得风筝一阵摇晃。
好在飞行军经过这段时间的勤学苦练,熟稔地稳住方向,以极快的速度飞度渭江,来到鲁门关上空。
尖锐且穿透力极强的竹哨声响起。
风筝上,飞行军一人负责驾驭,一人取出胸前布兜里的火药包。
点燃,然后投入晋营。
“砰!”
“砰!”
“砰!”
爆炸声震耳欲聋。
晋军连同营帐一起被火药炸上天,尘土飞扬,血肉横飞。
值夜的士卒在惨叫声中惊醒。
借着漫天火光,他们看到了无数断肢残骸。
血是红色的,雪也是红色的。
飞行军不间断地高空投掷火药,所经之t处必留下深坑,以及深坑中成百上千的禁军尸体。
“敌袭!有敌袭!”
“不,这不是敌袭,这是天罚!”
“什么人能飞到天上去?一定是天上的神仙派天使前来降罪!”
“天使饶命!”
“天使饶命!”
晋军无视巴将军的怒斥,纷纷跪地求饶。
然而即便如此,也没能逃过一死。
火药即将告罄,飞行军撤退,来到渭江边。
“砰砰砰!”
火药落地,潜伏在江边的两千晋军被炸上了天。
其中一名飞行军取出响箭。
“咻——砰!”
是胜利的号角。
亦是进攻的号角。
虎头关,陶毅携军中将领,遥观对岸朵朵火花绽放。
“爽!太爽了!”
“老夫征战沙场二十余年,从未见过此等壮观景象,美哉!美哉!”
“真想不到,火药居然有如此强大的威力。”
“此番打了晋军一个措手不及,我军还无一伤亡,照这个趋势,岂不是只需几日便可攻入大晋皇宫,摘下狗皇帝的脑袋?”
陶正青身披甲胄,站在人群中,眼里满是兴奋。
钰弟一定是上天派来襄助陛下创立一番盛世伟业的,否则他怎么连火药这样的神兵利器都能造出来?
陶毅想到出征前陛下的告诫——
不可滥用火药,亦不可过分依赖火药。
“火药数量有限,不可滥用。”
陶毅的语气是不容置喙的强硬,军中将领俱是一愣,只好遗憾作罢。
“渡江,攻营!”
“是!”
商军先把铁锤绑在一根细麻绳上,甩到对岸去,接着把粗麻绳系在细麻绳上,拉到对岸,然后再将粗麻绳套上青竹索。【注】
如此一来,青竹索就能在两岸桥头上固定住了。
随军匠人出马,迅速将铁索与桥体固定好。
整个过程耗时两个多时辰,匠人来报:“将军,铁索桥搭建完毕。”
彼时雪势见小,东方跃出一抹灿金的亮色。
天亮了。
陶毅振臂一挥:“众将士,随我渡江杀敌,直取鲁门关!”
“大商必胜!”
“商军必胜!”
三万人马横渡铁索桥,直达对岸。
“杀杀杀!”
“冲!”
商军金戈铁马,势如破竹。
反观晋军,他们惨遭火药轰炸,死伤无数,军心早已溃散。
看着杀入营中的商军,晋军眼里涌现绝望。
至此时,战局已见分晓。
-
“报——”
“启禀陛下,虎头关传来捷报!”
天朔帝大喜:“快说!”
“在陶大将军的带领下,我军首战大捷,顺利攻下鲁门关,击杀敌军两万余人,还生擒了敌军副将张雄。”
“好!”
天朔帝抚掌大笑,笑声震得金銮殿的琉璃瓦抖三抖。
不仅他,底下的官员们同样欣喜若狂。
“陶大将军威武,不愧是我朝第一大将!”
“我军攻破鲁门关,便是攻破大晋第一道防线,拿下鲁门关以西的五座城池不在话下。”
“大晋的君臣怕是肠子都要悔青了吧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欺负大商建国十余年,根基不如大晋稳固。
欺负陛下年轻,妄图吞下大商这块肥肉。
结果被陛下提前识破阴谋,还被陶大将军打得屁滚尿流,抱头鼠窜。
这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是什么?
“不过——”
驿使话锋一转,连带着在场众人的心都跟着悬在半空。
天朔帝:“不过什么?”
“鲁门关一战,我军战马损耗严重,算上从晋营缴获的战马,也只是勉强够用。”
官员满脸喜色顿时消弭无影,天朔帝也神情肃穆。
紧接着,驿使又说:“好在皇商荣氏的家主携商队出关跑商,从关外购置了足足五千匹良驹,亲自将良驹送至虎头关,暂时解了我军的燃眉之急。”
这话锋一转又一转,大家的心也跟着提起又放下,纷纷对驿使怒目而视。
能不能好好说话?
说话不大喘气会死吗?
偏要卖关子,看我们紧张很有意思吗?!
“荣氏家主?”
“没记错的话,荣氏家主似乎是一名女子。”
“确实是女子,去年来户部领取盐引,老夫还亲眼瞧见过,是位年轻且有魄力的女子。”
“女子如何能当家做主?居然还出关跑商,不知廉耻地与男子为伴,整日朝夕相对,这样的女子哪家敢要?”
“李大人此言差矣,据说自从这位荣家主守孝结束,从池州府回到京城,上门说亲的媒婆几乎踏破荣府的门槛,无一例外,都被荣家主拒了。”
乔钰转眸,李大人脸色青一阵白一阵,下不来台,还要嘴硬:“女子就该老老实实待在家中,相夫教子。”
工部右侍郎闻言不雅地翻了个白眼:“李家的女子摊上这么个父亲真是倒了八辈子的血霉。”
乔钰:“刘大人此话怎讲?”
刘侍郎没想到自己的碎碎念会被乔钰听去,暗戳戳抚了抚胸口:“乔大人您吓死我了......李家幺女几年前与王家嫡次子定亲,后来王家嫡次子病逝,按理说亲事该就此作罢,李家幺女另寻良人,结果你猜怎么着?”
乔钰配合地面露期待之色:“怎么着?”
刘侍郎撇嘴又摇头:“李大人以好女不二嫁为由,硬是让他那幺女嫁给了王家二公子的牌位。”
乔钰:“......”
刘侍郎言辞间很是不屑:“王家再三申明,因着婚期未定,亲事不作数,李大人全然不顾幺女死活,将她往火坑里推。”
“幸好王家人厚道,李家幺女去了王家,婆母慈祥姑嫂和善,日子反倒比在李家过得更好。”
乔钰:“......”
两位工部侍郎窃窃低语的时候,天朔帝已经问清了虎头关的具体情况。
天朔帝看向户部尚书秦觉:“秦爱卿。”
秦觉出列:“微臣在。”
天朔帝道:“回头再拨些军费,为虎头关的将士采购战马。”
秦觉恭声应是。
“此外......”天朔帝话语微顿,似在斟酌着什么,须臾后扬声道,“荣氏家主替朕分忧,捐马有功,着封为永宁县主,另赐县主府一座。”
此言一出,立马有人跳出来:“陛下不可!”
天朔帝循声望去,是左佥都御史李善文,都察院一众御史中最最最讨人嫌的那个。
短短几息之间,刘侍郎又翻了第二个白眼:“李善文真不消停啊,他也不怕惹了圣怒,被摘了官帽子。”
乔钰看向那位认为女子该相夫教子的李大人,他神情激愤,振振有词道:“荣氏商户出身,又是女子,不过捐了五千匹良驹,如何当得起县主之位?”
天朔帝淡声道:“只要对朝廷有功,无论男女,都当得起朕的赏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