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100(1/2)
第100章 100
萧鸿羲已死, 朝廷撤回通缉令的消息传到池州府,乔钰正带着府衙官员视察石灰厂。
近几个月来,大庆山铁矿和大庆村拍花子占据了乔钰所有的时间和精力。
九月末, 第一批被拐卖到外地的女子孩童被护送回池州府。
其中一部分因为过往的遭遇不被家人接纳, 乔钰经过深思熟虑, 决定将他们安置在养育堂。
有些孩子年纪小,乔钰不放心, 下值后让于福绕一段路,去养育堂看望他们。
养育堂的管事说, 孩子们初来乍到, 很没有安全感, 夜里常常躲在被子里哭。
乔钰就带他们做游戏, 老鹰捉小鸡, 跳格子,小孩儿爱玩的游戏信手拈来。
渐渐的,孩子们一扫不安胆怯,养育堂洋溢着欢声笑语,乔钰才准备离开。
临走前,乔钰被一名女子叫住。
“大人, 听闻石灰厂招收女工, 不知民女能否一试?”
女子两日前从保定府回来,不好意思在养育堂白吃白喝, 从同住养育堂的前辈口中得知石灰厂招收女工的事儿, 就起了心思。
今日乔钰过来,见他没有官架子, 与孩子们闹作一团,女子信了旁人对知府大人的赞誉, 便鼓起勇气问了。
“石灰厂目前人手充足,不打算再招工。”女子眼神黯淡下来,乔钰话锋一转,“不过你可以等一等,年后应该会有第八次招工。”
女子欣喜若狂,福了福身:“多谢大人。”
乔钰离开养育堂,坐在车厢里,后知后觉意识到他已经许久没去石灰厂了。
“明日得闲,正好过去瞧瞧。”
这一瞧,就瞧出问题来了。
五名由池州府商贾举荐的管事贪墨受贿,监守自盗。
不仅收了石灰厂某些工人的银子,破例将他们提为小管事,还盗卖水泥、石砖,借此牟取数万两白银。
石灰厂正式开张之前,乔钰代表官府和大小管事、工人签订过协议。
这些人的行为违背了协议中的条例,乔钰完全有理由处置他们。
乔钰看向石灰厂总管事:“你去,通知他们的主子过来一趟。”
总管事便让人过去。
乔钰:“你亲自去。”
总管事愣了下,意识到知府大人是在敲打他,后背冷汗涔涔,语气艰涩地应:“是,下官这就去。”
各家通知到位,五名商贾马不停蹄地赶到石灰厂。
乔钰将账簿丢到他们面前,“啪”一声脆响,后者不受控制地缩了脖子。
“自石灰厂开办以来,本官从未克扣过你们一个铜板的红利,还给你们参与管理的权利,你们就是这样报答本官的?”
“贪墨受贿,盗卖水泥、石砖,若是本官不曾发现,下一步是不是要将石灰厂各种材料的制作方法也泄露出去?t”
“是了,诸位身价阔绰,不缺那十万两罚银,更不会有牢狱之灾,一个替罪羊便可日进斗金,何乐而不为?”
五名商贾脸色大变,下饺子似的,扑通扑通跪了一地。
“大人明鉴,草民从未有过这种心思啊!”
“草民不知张峰的所作所为,否则定不会让他继续在石灰厂做这个管事。”
“大人息怒,孙方有错在先,您怎么罚他,草民都绝无二话。”
乔钰转眸,犯事者俯伏在地,抖如糠筛,初冬时节汗水竟洇湿了衣裳。
“既然如此,便处以双倍罚银,徒十年。”
犯事者猛地擡头,脸色煞白。
“除此之外,贿赂他们成为小管事的几人,一律罢免职务,永不录用。”
几个小管事悬着的心终于死了,磕头如捣蒜,请知府大人网开一面,给他们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可即便他们磕破脑袋,也还是无法改变他们的结局。
大小管事被拉下去,乔钰又敲打几句才离开。
一招杀鸡儆猴,敲山震虎,使得石灰厂里鸦雀无声。
总管事擦去额头上的汗珠,趁热打铁,警告管事和工人们老老实实做事,莫要做那自寻死路的事情,这才让他们散去,各做各的活计。
......
乔钰从厂房出来,随行的高同知等人疾言厉色。
“虽说水至清则无鱼,但是有协议在先,他们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属实可恶至极。”
“贪心不足蛇吞象,自掘坟墓。”
“对了大人,听说朝廷通缉要犯萧鸿羲在逃亡过程中坠崖而亡,朝廷已经撤回了对他的通缉。”
乔钰眉梢微挑:“竟有此事?本官倒是不曾听闻。”
王通判颔首:“确有此事,只是消息还未传到池州府,下官之所以知晓,是与青州府友人互通书信,从信中得知。”
“原来如此。”乔钰翻身上马,漫不经心地叹道,“萧大公子出身尊贵,可惜跟错主子,误了一生。”
乔钰一抖缰绳,骏马飞驰出去。
王通判愣在原地,看向左右:“知府大人居然是这个反应?”
高同知翻了个白眼:“难道你希望知府大人拍手相庆?”
林同知捋须道:“那罪犯萧鸿羲早年背靠萧氏,煜王也对其倚重有加,彼时他能压知府大人一头,然而风水轮流转,知府大人走到今日的高度,和萧鸿羲已有天渊之差,他死或不死,对知府大人都没什么影响。”
曲通判深以为然,唏嘘道:“物极必反,盛极必衰,可惜很多人不明白这个道理。”
譬如徐氏,譬如萧氏。
又譬如先后死去的煜王和萧鸿羲。
高同知感慨:“不骄不躁,居安思危,方能行稳致远呐。”
林同知深表赞同:“你我都要向知府大人学习才是。”
众人直呼“林大人所言极是”,策马去追知府大人。
......
乔钰先同僚一步回到府衙,提前半个时辰处理完公务,手捧清茶,立在窗前欣赏被夕阳染成红色的天空。
他想到王通判的话,指腹摩挲茶杯,眼里若有所思。
这时,林同知过来,汇报打拐行动的进度。
“截至目前,已有一百二十六人回到池州府,五十八人入住养育堂。”林同知将一份名单放到桌上,推到乔钰面前,“这上面是身死异乡的,共计一百七十六人。”
乔钰一目十行,女子孩童都有,后面还标注了死因。
乔钰没看死因,只道:“抚恤银尽快发下去。”
林同知接回名单:“是,下官明日就安排。”
“咚——”
下值时间到了。
乔钰起身,不忘叮嘱:“再给养育堂那边拨一笔银子。”
按照这个趋势,不为家人所接纳的只会越来越多。
林同知恭声应是。
乔钰回到乔府,叫来秦永:“你去青州府,查证萧鸿羲坠崖而亡一事是否属实。”
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萧鸿羲是男主,乔钰不信他就这么潦草地坠崖而亡。
秦永不疑有他,连夜动身前往青州府。
乔钰又叫来秦进,将上了锁的木匣子交给他:“梁大哥的长子生辰快要到了,你给他送去。”
梁大哥,梁佑,公子在凤阳府的友人。
秦进接过木匣子,也去办了。
......
秦永一个往返,于十一月中旬回到池州府。
这天下午,府城下了场大雨,直到下值时间也没停。
乔钰冒着雨回到乔府,于祥接过油纸伞的同时递上巾帕,边擦头发边往三进院去。
“公子,秦大哥回来了。”
秦大哥,秦永。
二哥则是秦进。
乔钰回屋换下溅上泥水的官袍,刚系好腰带,秦永就来了。
“公子,属下多方查证,官府从断崖底下找到的尸体确实是萧鸿羲。”
“尸体虽被野兽啃食过,但是死者右手有胎记,头皮和右腿有疤痕。”
头皮是乔钰给他剃光头时留下的。
右腿则是当年院试,被青龙帮的人打断,断骨刺破皮肤留下的。
乔钰轻唔,眸光流转,是锐利的冷静:“再查。”
有时候,尸体并不能证明什么。
秦永微怔,应声退下。
乔钰独自用饭,练几张大字,看几页闲书,伴着淅沥雨声睡去。
-
却说秦进奉乔钰之命,前往凤阳府送礼。
将木匣子送到指定地点,待秦进离开,又由专人秘密送往京城,送入东宫。
这天夜里,商承策处理完政务,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东宫。
杜公公迎上来:“殿下,凤阳府有东西送来,奴才给您放到书房了。”
凤阳府?
那一定是钰弟了。
因政务的繁杂琐碎和兴平帝的防备而起的烦闷霎那间散去大半,商承策眉目舒展,嘴角也跟着上扬。
快步来到书房,入目是一方木匣。
商承策边开锁边同杜公公说:“眼下不年不节,多半是为元宝准备的生辰礼物。”
杜公公笑着应,一脸好奇:“不知这次乔公子又给小皇孙准备什么生辰礼物,一定是好东西,奴才这心里跟猫挠似的,期待极了。”
“孤也很期待。”
打开木匣子,最上面是一封书信,
商承策展开信纸,逐字逐句地浏览,又拿起孩童巴掌大小的木牌。
木牌上以标准的楷体刻着“鸟”字,文字旁还刻着一只鸟,羽毛蓬松,胸脯滚圆,似在扬喙鸣叫。
栩栩如生,生动而又颇具趣味。
商承策一手信纸,一手木牌,笑道:“钰弟称它为识字卡片,倒是贴切。”
杜公公在宫里三十余年,还从未见过类似的卡片,觉着很是新颖:“乔公子可真是贴心,料到小皇孙即将启蒙,便特意送来这识字卡片。”
商承策取出所有的识字卡片,细细摩挲打磨得非常光滑的木牌,口吻笃定:“这是钰弟亲手制作。”
杜公公一惊。
目测识字卡片有一二百张,居然是乔公子亲手所制?
杜公公克制看向木牌,刻痕流畅优美,不知要花多少心思。
乔公子身为一府长官,公务繁忙,还能于百忙之中抽出空,为小皇孙制作识字卡片,十分难能可贵。
思及此,杜公公轻声唏嘘:“乔公子真是费心了。”
商承策不置可否,将识字卡片整理好,堆放在书桌上。
正欲用晚膳,内侍进来禀报:“殿下,太子妃求见。”
杜公公暗觑,眼睁睁看着太子殿/>
作为奴才,有些话说不得,说了就是逾矩,是以下犯上。
但是在杜公公心里,太子妃委实越来越不像话了。
八月里,煜王起兵谋逆,徐后被废,徐氏在朝为官的族人也惨遭革职。
太子妃不顾东宫规矩,多次将太子殿下拦在半道,恳请太子殿下向陛下求情,对徐氏网开一面。
太子殿下好言相告,谋逆是大罪,徐氏身为煜王外家,难免受到牵连。
甚至连出身徐氏的太子妃,若非她诞下皇长孙,怕是也要退位让贤。
太子殿下说得很清楚,偏生太子妃什么话都听不进去,言行越发疯魔,使得太子殿下见了她不得不绕道而行。
没记错的话,这是太子妃第三十八次深夜求见了。
杜公公心中腹诽,试探问询:“殿下?”
商承策长叹一口气,擡手捏了捏眉心:“就说孤已经歇下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