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农门科举,逆袭首辅 > 第094章 094

第094章 094(1/2)

目录

第094章 094

“大人, 祝老爷拖着病体前来府衙,说是要向您谢罪。”

小吏前来禀报,让乔钰原本还算不错的心情蒙上一层阴霾。

乔钰下笔如飞, 批完的公文放到左手边, 高高一摞:“祝老爷有病在身, 理应卧床修养,跑来府衙作甚?”

既是谢罪, 合该以死谢罪,其他方式一律不接受。

小吏应是, 就要退下。

乔钰又道:“若是祝老爷执意不肯离去, 就派几名衙役护送他回去。”

结局显而易见, 祝卓诚被衙役架上马车, 一路护送回祝府。

当然了, 此护送非彼护送,其中多少耻辱难堪,大抵只有祝卓诚本人才能体会到。

下午,小吏又来禀报,说是常州府、镇江府、庐州府三府的官员来访。

乔钰微怔:“他们来作甚?”

边疑惑,边快步向大堂走去。

大堂内乌泱泱一群人, 放眼望去, 都是身着绯色、绿色官袍的。

他们大多看向门外,低声议论着什么。

乔钰眸光微动, 朗声道:“不知诸位大人大驾光临, 乔某有失远迎。”

众人回首,拱手见礼:“乔大人。”

双方寒暄了一阵, 乔钰也不兜圈子,直截了当地问:“不知诸位来池州府有何贵干?”

常州府知府道:“月前, 张某从京城来常州府任职的冯同知口中得知,京城大街小巷的石块路皆改建成平坦舒适、干净整洁的水泥路,后又从前来池州府谈生意的商贾得知水泥乃是由乔大人研制出来,十分好奇令陛下赞不绝口的水泥路是何模样,便偕同同僚贸然来此,还请乔大人海涵。”

镇江府知府不比常州府知府的含蓄,直言道:“胡某则是从京城友人的书信中得知水泥此物,听闻陛下有意将大商各地的官道改为水泥路,想来这是一项利民举措,便生出在镇江府铺设水泥的念头,今日特来购置水泥。”

庐州府知府亦是差不多的说辞,言罢满目惊叹:“都说百闻不如一见,水泥路果真非同凡响。”

其他官员同样赞不绝口。

“实不相瞒,胡某曾向陛下上折子,问及地方何时铺设水泥路,陛下说除了官道由朝廷负责,其余道路皆前往池州石灰t厂购置。”

“早一日购置,百姓便可早一日享受到水泥路的舒适通畅。”

“迟大人所言极是。”

乔钰并未一口应下,而是问:“诸位大人风尘仆仆来到池州府,想必不曾细致观察水泥路,不如由乔某做东,带诸位参观一下府城?”

三府官员彼此眼神交流,最终达成一致:“那就劳烦乔大人了。”

乔钰笑道:“诸位为水泥远道而来,此乃乔某分内之事。”

数十名绯袍、绿袍官员鱼贯而出。

乔钰打头阵,两旁是三府知府,其后则是四府同知、通判。

府城百姓何时见过这样多的官老爷,既好奇又敬畏,纷纷退到街边,眼神克制地目送他们远去。

“除了知府大人和同知大人、通判大人,其他都是生面孔欸。”

“走在最前头的三位和知府大人穿着同样颜色的官袍,莫非也是知府?”

“这就说得通了。”

“可他们来池州府作甚?”

“那些个官老爷似乎在四处观察着什么,我觉得可能是......”

“他们是为了水泥而来!”

“嘿,你怎么抢我的话?”

“这么说来,石灰厂要有大生意了?”

“那是不是意味着,石灰厂很快就要二次招工了?”

大家精神一振,眼里燃起光亮。

......

“敢问乔大人,府城这么多条路,全部铺上水泥一共需要多少银子?”

“二十八条大街耗资一万八千七百两,治下六个县,每条大街平均耗资六百余两,至于小街小巷,皆由百姓自行筹资。”

“自行筹资?”

“正是。”

三府官员互相交换眼神,低声商讨。

“这倒是个不错的主意,可以先铺设大街,百姓看到水泥路的种种优点,自然愿意出钱。”

“我原以为一条大街至少需要数千两白银,没想到只需要六百两。”

“乔大人倒是有本事,居然能说服陛下,以官商合办的方式在池州府开办石灰厂,刨除京城和四通八达的官道,大商二百多府,一府数万两......啧啧,真让人眼红。”

“仔细回想这位乔大人的功绩,似乎没有什么事情是他办不到的。”

“嗐,前朝余孽作祟,不知何时才能消停,也是多亏了乔大人,及时击溃前朝余孽的阴谋,否则池州府一旦落入余孽手中,周边各府也将岌岌可危。”

“......”

乔钰领着三府官员从城东走到城西,城南城北亦走了一遭,还自掏腰包,请他们吃了池州府的特产。

一行人吃得肚皮滚圆,扶着腰回到府衙。

镇江府知府问:“不知能否参观一下值房?本官也想将府衙的砖瓦房改建为水泥房。”

乔钰欣然同意:“林大人,你领诸位大人过去吧。”

林同知恭声应是,擡手道:“诸位大人,这边请。”

参观完值房,三府官员心满意足。

三位知府同下属低语,乔钰坐在主位,安静品茶,等待他们商议的结果。

不多时,常州府知府旁敲侧击:“水泥粉运送不易,途中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倾洒,敢问乔大人,不知能否请石灰厂的工人随本官一同前往常州府,烧制完水泥,本官再派人送他们回来。”

乔钰眸光流转:“张大人的意思是,在常州府建窑炉?”

常州府知府目光游移,不与乔钰对视:“如果可以的话......”

“怕是不妥。”常州府知府愣怔,扭头看过来,撞进乔钰似笑非笑的眼里,“张大人有所不知,凡是入水泥厂做工的百姓,除了签订保密协议,违者罚银十万,徒三十年,还有一项规定,便是不得在石灰厂之外的地方烧制水泥等物。”

镇江府和庐州府官员低头抿嘴,肩膀轻微抖动。

两府知府更是满眼笑意,很是看不上常州府知府的小心机。

都是千年的狐貍,你跟我们玩什么聊斋?

在常州府建窑炉,石灰厂工人离开前还能拆了不成?

谁知道你们会不会偷学水泥制法?

谁也别想钻这个空子,贪这个便宜!

常州府知府如何感受不到两旁奚落的视线,脸色忽青忽白,强忍着才没甩袖而去。

这时,乔钰又道:“诸位大人放心,本官会派人组建专业的运输队,途中绝不会有任何的损坏。”

话已至此,常州府知府还能说什么?

要是真惹恼了乔钰,常州府买不到水泥,他怕是要沦为同僚之间的笑柄。

“诸位大人还有什么问题吗?”

“没有了。”

“高大人。”乔钰擡手,高同知上前来,“诸位可以向高大人提供贵府道路的相关数据,若实在不知情,可以回去后以书信的方式递来,最多一月,运输队就会出发。”

好在三府知府都是有备而来,高同知一一记录下来,交到自家知府大人手中。

乔钰忽然想起很重要的一点:“对了,诸位还需支付一半的订金,石灰厂收到订金,资金充足,才能保证生产效率。”

三府官员:“......”

都说无奸不商,你一个当官的怎么比商贾还要狡猾?

真当我们不知道,池州府商贾捐给国库的百万两白银,十之八.九都被你投入到石灰厂里了。

跟我们说资金充足......呸!

乔钰淡定迎上一众幽怨的眼神,含笑道:“若是诸位并未带来订金,乔某可以派人随诸位一同回去,取了订金再回来。”

三府官员:“......”

算计死你得了!

三府知府无语至极地甩出一沓银票,带着下属扬长而去,头都不回的那种。

乔钰清点银票,确认无误后交给小吏,让他给石灰厂送去:“曲大人,劳烦您跑一趟,将三府购置水泥的消息放出去。”

曲通判一喜:“大人您是打算......”

知府大人轻叩桌面,慢声道:“陛下仁慈,愿意给石灰厂一个扬名的机会,本官又怎能错过?石灰厂挣了钱,官府获得盈利,百姓才有好日子过。”

“大人所言极是,下官这就去办!”

曲通判兴冲冲离开,乔钰又道:“王大人,石灰厂可以二次招工了。”

王通判笑道:“下官正准备提及此事。”

乔钰起身,拍了拍他的肩膀:“那么这件事就交给你了。”

王通判笑容凝固:“......是。”

知府大人离开,高同知双手叉腰:“哈哈哈哈哈哈!”

其他人也哈哈哈哈。

王通判翻了个白眼,哼哼两声,扭头忙活去了。

......

为石灰厂谈下三笔大单子,乔钰心情好,处理公文的效率都快了不少。

乔钰很快处理完公务,下午去府学,给学子们上课,顺便考校了丙班的学生。

只能说,不愧是学渣班,一问三不知,只知道睁着一双迷茫无辜的大眼睛看着他。

乔钰:“......”

傍晚时分,乔钰身披霞光,在学子们崇敬的目光下离开府学。

马车行至长春大街,一阵风吹起车帘,乔钰不经意擡眸,瞧见一张颇为熟悉的面孔。

“岳梨?”

乔钰有些不确定。

在他的印象中,岳梨活泼娇俏,衣裙靓丽,而非街边女子这般浑身脏兮兮,头发也油腻不堪。

早春的风将乔钰的声音吹入对方耳中,她看过来,眼眶瞬间红了,“哇”地哭出声。

边哭边打嗝,边眼巴巴地瞅着乔钰,啜泣着也不说话。

乔钰:“......”

岳氏离开池州府,居然把岳梨落下了?

岳梨这副模样,莫非混入了乞丐堆里,连着两个月都以乞讨为生?

乔钰不是什么善心泛滥之人,但也不是见死不救的。

岳梨瘦得破包骨头,一阵风就能吹倒,他若是不施以援手,怕是要死在池州府。

——这姑娘是因为萧氏和岳氏算计他,才被带来池州府。

乔钰让于祥带岳梨去客栈,等她吃饱喝足,再睡上一觉,第二天又找来镖师,护送她回京。

当然,乔钰全程没有出面,客栈和镖局都不知道为岳梨出钱的是他。

于祥送走了岳梨,中午来府衙送饭,顺便向乔钰禀报:“腊月二十八晚上,岳小姐和萧夫人起了争执,她愤而跑出祝府,却被心怀不轨之人偷走了荷包。”

“岳小姐典当了珠钗首饰,勉强维持两天,第三天就因为没钱被客栈赶了出来。”

“她回到祝府,却被告知萧夫人已经离开,祝府将岳小姐拒之门外,她无处可去,这些天一直借宿在城隍庙里,昨天实在饿得受不了了,跟乞丐抢食还被打了一顿,这才想来t找您。”

乔钰:“......”

罢了,回去就行。

乔钰将岳梨的事情抛诸脑后,吃完饭继续处理公务。

今天早上,王通判命人张贴出招工启事,府城上下一片欢呼雷动,热闹程度堪比过年。

乔钰想,这次报名的百姓应该更多。

能为部分百姓解决生计问题,还能为府衙挣钱,石灰厂当真是好样的!

-

四月下旬,府试。

乔钰作为一府长官,需要亲自出题。

开考当天,乔钰携府衙官员及府学教授、教谕到场。

搜身检查时,有个考生年纪较小,被严肃的搜检官吓得眼泪哗哗流,偏生试院内不得喧哗,违者取消府试资格,他便只能死死咬着嘴唇,不知是哭得还是吓得,身体直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