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农门科举,逆袭首辅 > 第094章 094

第094章 094(2/2)

目录

乔钰不禁回想起当年,他参加府试的时候。

有元嘉和青榕相伴身侧,纵使紧张焦虑,纵使有萧鸿羲和所谓的仙人在背后虎视眈眈,他也毫不惧怕,最终得了个很不错的成绩。

思及此,乔钰同左右感叹:“感觉府试已经是很多年前的事情了。”

在场平均年龄四十岁的官员、教授、教谕:“???”

为期四日的府试结束,阅卷官紧锣密鼓地展开阅卷工作。

乔钰这个知府得一日清闲,清晨在生物钟的作用下醒来,发现鹦鹉又跑来他家,和猫猫狗狗趴在屋檐下晒太阳。

“这次倒是和平相处了。”

以前每次凑到一起,乔府总会猫毛狗毛鸟毛乱飞。

偏生鹦鹉有点受虐倾向,一边被邦邦敲脑袋,一边乐得嘎嘎叫。

乔钰同隔壁的反映过这个问题,荣婵说鹦鹉一直这样,把她关在笼子里也会趁人不在偷溜出去。

乔钰:“......”

既然拦不住,索性随她去了,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公子,京城来信。”

乔钰从秦永手里接过书信,去书房打开。

其中一封信是孟元嘉和夏青榕联合手写,是为了告诉乔钰,他们两人升官了。

孟元嘉升为六品主事,夏青榕则升为六品侍讲。

乔钰喜不自禁,他二人连升几级,可见上峰对他们非常满意。

另一封信,则来自梁佑。

“去年九月,我设法捕获一只子蛊,想要利用子蛊引出母蛊,但是失败了。”

“今年我又试了一次,这次成功了。”

“我的人根据子蛊的指引,来到京城一座五进宅院,找到已经痴傻的大元末帝。”

“父亲不欲张扬此事,但我还是想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你。”

乔钰眉梢微挑,大元末帝?

此人是不是仙人,暂时持保留意见,回头试探一下就知道了。

乔钰继续往下看。

“钰弟果真神机妙算,祝氏为皇商的消息传开,大商各地商贾为了谋得皇商之名,纷纷向朝廷捐银,至今已有一千八万两白银。”

“另,京中的权贵商贾对水泥很感兴趣,宫中赏赐有限,或许将会有许多人前往池州府购置水泥。”

乔钰放下信纸,呷一口茶:“看来不仅要三次、四次招工,石灰厂也需要扩建。”

......

果不其然,府试放榜之后,石灰厂迎来几十笔来自京城的大单子。

除了在府中铺设水泥路面,还修建水泥房,光是订金就有二十万两。

高同知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乔钰的时候,他正在给其他府的知府的回信。

三府官员来池州府购置水泥的消息一经传开,各地官员蠢蠢欲动。

水泥路不仅出行方便,更是一项利民举措,姑且可以算作一份功劳。

经过深入探讨,一致决定派人前来池州府实地考察,顺便下订单。

截至五月中旬,已有七十八府交付订金,来自权贵、商贾的订单更是多达三百多笔。

扩建和招工迫在眉睫。

五月中旬和下旬,石灰厂分别举行第三和第四次招工。

六月初,石灰厂扩建成功,窑炉从原本的十座变成二十座,厂房也扩大了近三分之一。

这段时间以来,源源不断的外地人现身石灰厂,池州府商贾都看在眼里。

想到年底将要分得的盈利,一个个激动得睡梦都要笑醒。

当然,祝氏除外。

关店整改损失二十八万两,加上逃税被罚的一百六十万两,从石灰厂分到的银子还没有亏损的零头多。

祝卓诚悔青了肠子,后悔不该招惹乔钰这个疯子,可惜为时已晚,撒出去的银子也收不回来了。

他倒是想将石灰、水泥等材料的制法献给徐氏,又恐三十年牢狱之灾,更怕乔钰将此事捅到兴平帝面前,让祝氏连仅剩一年的皇商资格都不复存在。

“听说了没?知府大人体恤府衙各位大人早起贪黑,日夜辛劳,让施工队免费为他们铺设水泥路,还建造了一间水泥房!”

“明年我家幺儿成亲,我也打算找施工队建几间水泥房。”

“据说凡是投资了石灰厂的商贾,像荣家、刘家、朱家这些大户人家,家中不仅铺设了水泥路,水泥房更是成排成排地建......”

祝卓诚气得掉头就走。

回到祝府,管家迎上来:“老爷,大庆村那边......”

祝卓诚皱眉,满不耐烦地道:“闹事的一律打死,至于尸体,不用我说你也该知道怎么处理。”

“是,奴才知道了。”

-

六月里,酷暑难耐。

乔钰让府衙准备了几桶绿豆汤,官员、衙役皆可饮用,清甜消暑,滋味甚好。

二十六这天早上,乔钰并未着官袍前往府衙上值,而是身着紫色常服,带上秦永秦进,迎着晨曦策马前往木兰县。

六月,正是庄稼成熟,亟待丰收的季节。

田野上金波荡漾,哪还有兴平八年的荒凉寂寥。

蝗灾的阴影早已消退,百姓挽起裤腿,在稻田里忙活,脸上挂满淳朴的笑容。

有人认出乔钰一行,挥手欢呼:“知府大人!”

乔钰也挥手。

夏风拂面,将清新的稻谷香吹入鼻腔,心情也变得愉悦。

“吁——”

三人来到太平村,翻身下马。

“知府大人!”

太平村村长带着村民们迎上来,除了他们,还有许多或衣着富贵,或衣衫褴褛的百姓。

乔钰与众人寒暄了一阵,人群中有人高声问:“知府大人,那什么石灰真有您说的那么好,可以改善土质,让庄稼增产吗?”

这话问到了大家的心坎上。

在场除了太平村村民,还有池州府治下六个县的县令、各镇的里正以及各村的村长。

放眼望去,至少上千人。

他们应知府大人的邀请远道而来,只为见证石灰在农事方面的妙用。

在此之前,他们已经从县令大人口中得知石灰肥的种种优点,但还是不敢相信它可以让庄稼增产。

连农家肥都做不到,这个石灰真的可以吗?

乔钰故意卖了个关子:“诸位,请随我来。”

大家心里跟猫挠似的,见知府大人不应声,只好按捺好奇,快步跟上去。

去年,乔钰向太平村的张平租赁五亩良田,出钱请张平将石灰均匀洒在土壤表面,再进行深翻,之后又让村民种上庄稼。

一晃数月,到了丰收的季节。

隔壁两旁的稻田并未撒石灰,和乔钰的稻田形成对照组。

如此这般,便可验证石灰是否可以改善土质,让庄稼增产。

“老大哥,你家住在太平村,可曾见过知府大人说的那块地?”

“张平家的地最是偏僻,平时还不准我们靠近,想看都看不到咧。”

“单看张平乐呵呵的样子,肯定长势极好,否则他早就急得上蹿下跳了。”

太平村村民的话无疑给大家吃了一颗定心丸,脚步都轻快了不少。

太平村有一百多户人家,从村头走到村尾,大片金黄色的稻田映入眼帘。

“就是这里吗?”

“非也,张平家的地在最南边,单独一处。”

众人又继续向南。

忽然,有人失声惊呼:“快看前面!”

金色的波浪随风起伏,沉甸甸的稻穗压弯腰,清香扑鼻而来。

“这是谁家的谷子?长得未免也太好了!”

“两旁的稻谷和这家比起来,简直是天与地的差别。”

“要是我家的稻谷能长成这样,给我万两黄金也不换!”

众人哈哈大笑,张平也跟着笑。

他叉着腰,昂首挺胸地高声宣布:“还能是哪家的?当然是知府大人家的!”

惊呼声此起彼伏,所有人眼中盛满了震惊与欢喜。

“难怪张平那小子不让我们靠近,还让家里人日夜守在田埂上,这样饱满的谷子,凡是心存不良的,肯定忍不住想要偷了去!”

乔钰看着长势喜人的稻谷,唇畔笑意经久不散:“这便是撒t了石灰的稻谷,诸位觉得如何?”

“特别好!”

“尤其是跟旁边的比起来,像是爷爷跟孙子。”

众人哄堂大笑。

张平不乐意了:“喂喂喂,你们不带这样的!”

笑声更盛,震耳欲聋。

乔钰又道:“今日请诸位前来,便是见证以石灰为肥料的稻谷的产量。”

说罢,乔钰分别从对照组的稻田里取一株稻穗,命人清点两株稻穗中各有多少粒稻谷。

“张平家的有一百六十二粒,知府大人家的有二百零六粒。”

之后又各取两株作比对,结果不言而喻。

“竟然多了四五十粒谷子!”

“这简直太不可思议了!”

乔钰擡手,众人噤声。

“本官打算在池州府范围内推广石灰肥,诸位可有异议?”

“没有!”

“知府大人放心,草民一定说服村民们使用石灰肥!”

乔钰满意勾唇:“希望来年,家家户户都能喜获丰收。”

众人欢呼,成安县县令高喊:“金穗弯腰,丰收在望!”

“金穗弯腰,丰收在望!”

“金穗弯腰,丰收在望!”

......

里正和村长随县令离去,乔钰让张平上前。

“过往数月辛苦你了,这些稻谷就留给你吧。”

张平激动得手舞足蹈:“多谢大人!多谢大人!”

太平村其他村民则遗憾得捶胸顿足:“早知今日,我怎么也得抢来这差事。”

乔钰目的达成,带着秦永秦进打道回府。

途径阳邱县,乔钰忽然想到府学里那个叫马玉成的学子。

马玉成家就在这附近,他是个勤奋苦学的,若能持之以恒,来日必有一番成就。

正策马疾行,一道身影蹒跚走出官道旁的树林,摇摇晃晃,扑通摔倒在地。

“吁——”

乔钰停下马,发现此人浑身是血,口中亦有鲜血涌出。

男子抓住乔钰的衣袖,犹如抓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一边吐血一边蠕动嘴唇:“矿山......嗬......隐瞒......人灭......嗬......口......”

乔钰俯身细听,只依稀听清楚几个字眼:“你说什么?罢了,我带你去找大夫......”

话语声戛然而止。

只因男子抓着他衣袖的手滑落,闭上眼溘然长逝。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