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农门科举,逆袭首辅 > 第084章 084

第084章 084(1/2)

目录

第084章 084

储君已定, 布告天下。

商承策的拥趸弹冠相庆,商承胤的则如丧考妣。

论身份,商承策乃元后所出的嫡长子, 入主东宫名正言顺。

纵使元后早逝, 商承策早年不得兴平帝喜爱, 也无法否认继后是妾室扶正,商承胤本是庶子的事实。

自古以来, 大家小家皆奉行嫡长子继承制。

这也是商承策在朝堂上获得一众老臣支持的原因之一。

论才能,商承策明察笃厚, 忠孝仁义, 在兵部的差事总能尽善尽美地完成, 屡次得到兴平帝的赞许。

反观商承胤, 他称得上天资聪颖, 在刑部的差事差强人意,但是在萧鸿羲一事上,很是遭人诟病。

萧鸿羲早年被誉为天纵之才,就连国子监的黄祭酒都对他寄予厚望,以为他能在科举中大放异彩,谁料县试得了个第八, 府试成绩中规中矩, 院试又折戟,被罚五年不得科举。

萧府煊赫不再, 萧鸿羲仕途艰难, 还背负着加害同胞兄弟——乔钰的臭名。

商承胤的拥趸都很郁闷,为何萧鸿羲臭名昭著, 殿下还视其为左膀右臂,更是让徐相冒着得罪陛下的风险, 救萧氏父子出狱。

因着萧鸿羲的缘故,不知多少官员对商承胤失望,愤而离去。

商承胤却不以为意,仍然对萧鸿羲信重有加。

其实早在去年,二皇子屡次犯错,遭到兴平帝的训斥责罚,明眼人就知道,这场夺嫡之争,商承胤从原本的稳居上风,变成如今的希望渺茫。

失了君心,便是有个权倾朝野的外家又如何?

更遑论,近一年来,左相和陛下的关系势如水火,前几日更是因为徐敬山的缘故被陛下停了职,归家反省。

“不过话又说回来,五日前的早朝上,百官让陛下早立储君,陛下当时拂袖而去,为何今日一则圣旨布告天下,册封楚王为储君?”

“君心难测,谁能摸透陛下的心思?眼看皇子们陆续入朝参政,朝堂上多方势力角逐,错综复杂,也该早日立储,省得闹得乌烟瘴气,不得安生。”

“周大人此言有理,池州案不就是个例子。”

凡浸润朝堂多年的官员,哪个不是心明眼亮的?

徐敬山借职务之便盗卖军械,大肆敛财,还不是为了徐氏和徐氏鼎力支持的二皇子。

除池州府涉案官员,并非他一人之过,只是被推出来的替罪羊罢了。

事关大元余孽,陛下对徐氏的容忍即将告罄,这厢徐相脱冠请罪,陛下便顺水推舟,令其归家反省。

何时结束反省,何时重回朝堂,陛下只字未提。

想要起复,可谓难如登天。

“这朝堂要变天喽。”

“正值多事之秋,你我可要谨慎行事。”

“你们听说了没?此番池州府官场大换血,去年那位被贬到成安县做县令的六品修撰乔钰,因为在池州案中立了大功,破例升为四品知府了。”

“嘶——从七品官到四品官,这才过去多久?有半年吗?”

“这位乔大人当真了不得,随便剿个匪,居然发现了大元余孽的阴谋,还拔萝卜带出泥,捅出了军械所副总管盗卖军械的事儿,有本事也就罢了,运气还这么好。”

“同样是萧氏血脉,比起这位乔知府,那位可就差得远了。”

“你们说,要是萧驰海得了这消息,会不会悔青了肠子?”

“我要是他,估计得后悔得咬着被角偷哭哈哈哈哈哈!”

几名官员正谈得火热,何景山背后灵似的现身,语气幽幽:“公务都处理完了?”

“啊!侍郎大人!”

吏部官员惊呼,连声告饶,作鸟兽散去。

何景山轻哼,正是因为这些个尸位素餐的官员,礼部的办事效率才一年不如一年。

思及同僚的谈话,何景山啧声。

谁能想到,权势滔天的左相就这么倒下了。

说是归家反省,不过依他看,等时间一长,陛下绝对会以朝中政务繁多为由,另立丞相。

至于是左相还是右相,就有待商酌了。

陛下让堂兄接手徐敬廷手中的政务,多半存着让堂兄取代徐敬廷,为文官之首的打算。

于庆国公府而言,是天大的好事。

何景山又想到乔钰,笑容加深。

三日前,堂兄曾同他和秦觉谈及吏部对池州府空缺的安排。

这时他才知道,原来早在三月,陛下就已经拟旨,晋乔钰为四品知府。

只是池州府近百个空缺尚未明朗,许多人为了知府一职打破头,此时不宜声张,陛下便掩下这一消息,只让楚王......太子殿下带着圣旨前往池州府。

乔钰手握圣旨,可提前上任。

直到昨日,吏部公布填补池州府空缺的官员人选,大家才知道乔钰连跳几级,一跃成为四品知府。

不知多少人羡慕嫉妒恨,那些盯上池州府知府一职,拼命砸银子找关系的,更是对乔钰恨得牙痒痒,恨不能以身代之。

“不愧是小疯子,要干就干一票大的,甚好!”何景山捋须赞叹,自言自语,“有他这个义子,秦兄也能放心了。”

祖父是二品尚书,叔叔又是年方十六的四品知府,任谁都不敢欺负了秦曦。

回到厅堂,何景山正欲处理公务,礼部尚书把他叫到跟前。

“何大人,接下来的立储大典和封王大典就交给你准备了。”

何景山以为自己听错了:“封王大典?什么封王大典?”

立储大典他知道,今日册立储君的消息广告天下,择日将举办极其盛大的立储大典,以示对大商储君的重视。

封王大典又是什么?

他并未听说哪位皇子获封亲王。

莫非是哪位横空出世的异姓王?

也不对,以陛下对爵位的吝啬,绝不可能封谁为异姓王。

何景山胡思乱想,礼部尚书道:“方才苏公公亲自过来,说是陛下决定在明日早朝大封皇子,让礼部先准备着。”

何景山:“......”

先是立储,后又大封皇子,陛下究竟想干什么?

尚书大人和侍郎大人对视,眼里尽是不解和无奈。

“是,下官这就去准备。”

“辛苦何大人了。”

......

要问兴平帝为何立储又封王,还得从昨夜说起。

昨日,兴平帝处理完政务,和往常一样临幸嫔妃。

阮嫔因貌似先皇后,深得兴平帝喜爱。

云停雨歇后,兴平帝很快陷入沉睡。

梦里,他看到了发妻梁氏。

这是梁氏薨逝后,第一次出现他的梦中。

兴平帝看着发妻娇美年轻的面庞,正欲倾吐思念,却被发妻眼中的冰冷厌恶击退。

“阿阮?”

兴平帝很是不解,他们夫妻梦中重逢,本该是一件喜事,阿阮为何这般待他?

梁氏道:“商铁牛,你辜负了我,害我抑郁而终,如今连我的儿子也不放过吗?”

兴平帝不明所以。

他给予商承策亲王的殊荣,又对他予以重用,何来不放过一说?

梁氏啜泣道:“我儿惨遭徐氏刺杀,伤及根本t命不久矣,你却一而再再而三地利用他达成你想要的平衡,还疑心刺杀一事是我儿策划,害他肝肠寸断,吐血晕厥。若是我儿有个三长两短,百年之后,你我绝无重逢之日!”

“不!”

兴平帝惊醒,吓得满头大汗。

自从识破徐氏的野心,兴平帝对梁氏的思念与日俱增。

百年之后绝无重逢之日......

阿阮这是不愿再见他了吗?

兴平帝睡意全无,让阮嫔离开,枯坐半宿,最终做出一个决定——

立商承策为太子,给予他储君的尊荣。

如此这般,阿阮是否会原谅他?

人在深夜,尤其是上了年纪的,总有头脑一热的时候。

既已决定立储,兴平帝连夜拟写立储圣旨,天亮后便派人昭告天下。

等下了早朝,楚王入主东宫的消息已经传遍京城。

兴平帝坐在御书房里,听着暗卫转述的坊间百姓对太子的推崇赞誉,心里莫名不得劲儿。

他推翻大元暴君的残酷统治,建立新朝,在位八年勤政爱民,为何百姓鲜少夸赞他,反而夸赞老大更多?

老大深得民心,是否会威胁到他的皇位?

兴平帝灵机一动,又想出个馊主意。

他决定大封皇子!

将四位皇子全部封为亲王,借此放大他们的野心抱负,从而制衡东宫。

于是,便有了礼部那一幕。

兴平帝越想越觉得这主意不错,激动得在殿内来回踱步,许久才冷静下来。

这时,刑部尚书岳自秋求见。

“陛下,池州府罪官对其罪行供认不讳,此乃认罪书。”

兴平帝潦草翻阅,一锤定音:“既已认罪,便于两日后午门斩首,以儆效尤。”

岳自秋又问及屠家寨水匪该如何处置。

兴平帝道:“一并斩首。”

岳自秋应是:“微臣遵旨,微臣告退。”

尚未走出御书房,禁军副统领姜密疾步走来。

“陛下,池州府传来急奏。”

“池州府?可是乔爱卿?”

“正是。”

岳自秋心中五味杂陈,步履蹒跚地离开御书房。

乔爱卿。

乔钰。

十六岁的正四品知府。

早知今日,他又何必助纣为虐,利用职务之便,帮萧鸿羲给乔钰定罪。

倘若萧氏、岳氏不曾与乔钰撕破脸,受人百般恭维的,不该是秦觉,而是他岳自秋。

他是乔钰的外祖父,不比秦觉那个毫无血缘关系的义父亲近?

想到二皇子,想到徐氏,岳自秋心里有了计较。

......

却说兴平帝收到来自池州府的急奏,得知木兰县发生蝗灾,官员隐而不报,当即雷霆震怒。

一方面命乔钰尽快消灭蝗虫,严惩贪官,另一方面则安排户部官员前去赈灾。

户部尚书秦觉得令,亲自准备赈灾银粮。

当天下午,户部左侍郎携赈灾银粮,快马加鞭前往池州府。

岳自秋得知池州府蝗灾一事,几经踟蹰,最终还是在下值后去了萧府。

来到萧府,萧驰海和萧鸿羲正吵得不可开交。

“要不是你这个畜生,百般刁难、加害乔钰,他早就回到萧氏,让萧氏东山再起了!”

“哈,乔钰的父亲可是当朝二品尚书,他若回了萧氏,父亲是个阉人,母亲是个疯子,岂不贻笑大方?”

“孽障!”

“阉人。”

“早知今日,我就该将你溺死在恭桶里!”

“可惜了,我这个冒牌货注定要占着萧氏嫡长子的身份,而乔钰,将与萧氏不死不休。”

萧驰海尖叫,抡起茶杯朝萧鸿羲砸过去。

萧鸿羲躲开,回给他一个茶杯。

在茶杯碎裂的噼啪声响中,岳自秋傻了眼。

什么叫冒牌货?

萧鸿羲不是萧氏子孙?

岳自秋死死盯着萧鸿羲的脸,脑袋里“嗡”一声,所有的理智都被炸得粉碎。

“够了!”

萧氏父子停止互相伤害。

事到如今,萧鸿羲也不怕被岳自秋知道自己的身世,冷哼一声,拄着拐杖,一瘸一拐地走了。

——商承策重伤回京,徐敬山入狱,商承胤恼恨萧鸿羲给他出馊主意,逮着他一顿毒打,以致断了条腿,至今未能独立行走。

“岳父大人。”

岳自秋是二品官,而自己是庶民,因此即便岳氏废了他,萧驰海不得不笑脸相迎。

“为什么不告诉我,萧鸿羲并非萧氏血脉?”

面对岳自秋的质问,萧驰海道出当年和二皇子的交易。

岳自秋气得仰倒:“你、你真是糊涂啊!”

萧驰海不吭声,他早就后悔了。

他和萧鸿羲相看两厌,听闻乔钰如何风光,更是心如刀绞。

萧驰海站着挨训,悔恨得头都擡不起来。

岳自秋骂了他一通:“今日我过来,是有正事找你。”

“关于乔钰的。”

萧驰海眼神微闪:“岳父大人,请随我去书房详谈。”

翁婿俩在书房许久,直到天黑,岳自秋才乘马车离开。

......

翌日早朝,兴平帝大封皇子。

二皇子为煜王。

三皇子为齐王。

四皇子为文王。

五皇子为惠王。

末了,兴平帝对商承策说:“太子,他们都是你的兄弟,封王大典后都将入朝参政,你这个做兄长的可要好生照看他们。”

商承策:“......”

商承策还没从兴平帝立储后大封皇子的骚操作中回过神,听了这话,只想发笑。

他的好父亲,自己热衷于玩平衡,还要求他们做儿子的兄友弟恭。

“是,儿臣遵旨。”

下朝后,兴平帝大封皇子的消息传开。

萧鸿羲想到昨日仙人所言,秘密前往二皇子府。

徐皇后在后宫得了消息,满宫嫔妃纷纷前来祝贺。

谁让她膝下有三位皇子,即便入主东宫的是元后嫡子,也值得她们恭维讨好。

徐皇后却一点都不觉得高兴。

储君之位花落别家,父亲停职归家,三叔即将斩首示众,多重打击压下来,她恨不得宰了兴平帝。

“本宫乏了,你们都回吧。”

嫔妃见徐皇后兴致不佳,只得起身离去。

徐皇后惊鸿一瞥,瞥见那张肖似梁氏的脸,忽而冷笑。

“梁氏啊梁氏,本宫该多留你几年的。”

“如今陛下对你百般追思,盛宠与你有几分相像的阮嫔,甚至爱屋及乌,册封你的儿子为储君,不正是因为佳人已逝?”

“你若活着,怕是不见得比今日的本宫好到哪里去。”

“那位啊,最是薄情了。”

扮作内侍常伴身侧的阮郎温声宽慰:“娘娘莫慌,自古以来,顺利登基的东宫太子寥寥无几。”

“娘娘现在最该做的,是重新将陛下的心笼络回来。”

“商承策为何入主东宫?还不是因为陛下惦记元后的好,但死人怎么能跟活人比?有您在,何愁二殿下还有徐相无法恢复往日辉煌?”

徐皇后对阮郎的话颇为意动,正欲派人给尚在禁足中的商承胤暗中传信,却收到商承胤自请前往封地,兴平帝应允的消息。

徐皇后眼前一黑,险些晕死过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